数学
科学院中学 张夏利
【大纲内容】
●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
●考试范围:以九年级内容为主,兼顾七、八年级内容。
●试题类型:选择题约占32%,非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约占68%。
【考试内容】
1.数与代数: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性质、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
3.统计与概率:统计、概率。
4.综合与实践:不单独命题,但允许在试题中有所渗透。树立数学问题意识;获得探究数学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纲解析】
与2017年总体相比,2018年《中考大纲》考试依据、考试范围、试题结构等均无变化。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有所变化。第一变:从七、八年级教学内容不单独命题变为兼顾七、八年级内容。第二变:选择题约占40%变为32%,非选择题约占60%变为68%。第三变:事件的概率变为统计与概率。第四变:课题与学习变为综合与实践。从考纲可以看出数学课程要求越来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贴近生活实践。命题方向也越来越突出在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
首先,注重基础知识,熟练解题技巧。复习的过程必须注意回归课本,围绕课本回忆和梳理知识点,对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构、熟悉。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知识重点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专题复习、提高解题能力。第二阶段复习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第二阶段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该阶段复习要注重考纲要求的重点内容,特别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掌握。
最后,综合训练,提高应试能力。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要对症适量做习题;规范步骤避免失分;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的习惯。
总之,在备考复习时,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实践应用及动手能力的训练,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落实,兼顾数学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关注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应用,切实掌握数学基本研究方法,领悟思想方法,对同一问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