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中考模拟试题答案 - 历史模拟试题答案 - 正文

2012江苏中考历史全真预测试题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2-5-22 21:52:51

2012年江苏中考历史全真预测试题答案一      2012年5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答案请填写在对应题号的空格中。)
  1.公元前60年,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由于西汉政府设立了
  A.北庭都护府          B.新疆行省          C.驻藏大臣         D.西域都护
  2.2012年央视春晚上,曹云金、刘云天表演的相声《奋斗》将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嵌了进去。他们两个提到的着作创作的主要时代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其原因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地民主和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知识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5.“无论日本军队以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以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材料反映了
  A.蒋介石主张积极抗日                     B.蒋介石主张实行不抵抗政策
  C.蒋介石主张向日本投降                   D.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6.观察右图“农民拔出地主立的界碑”,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大跃进”运动
  7.2011年中国法治蓝皮书指出,2010年我国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加强立法工作仍然是中国法治发展的重要课题。下面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A.《共同纲领》                           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2011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预计达到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连续3年保持12℅以上。西藏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是
  ①西藏地处内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④经济特区的设立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9.2011年8月10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试验平台出海进行海试。航母试验平台的出海试验体现了我国
  A.外交成果丰硕                           B.国防实力提升
  C.经济实力增长                           D.中国军事实力超过美国
  10.14—17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年代,其中“人被发现”是指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明治维新         D.启蒙运动
  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B.说明三角贸易的野蛮性
  C.说明殖民扩张的野蛮性                  D.说明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野蛮性
  12.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提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                          B.对工业进行调整
  C.以共代赋,兴办公共工程                D.调整农业生产
二、材料解析题:综合材料,根据题目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本部分共3小题,其中13题8分,14题8分,15题10分,共26分。)
  13.(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扩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A地是今天的什么地方?(2分)
  (2)结合材料一、二回答,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各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2分)
 14.(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暮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获得了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玩久了国家民族的大危机。
  材料三: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1分)这次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指什么?(2分)
  (2)中共中央为什么对西安事变有如此高的评价?(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分)这场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结果如何?(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15.(10分)科技进步和新发现地出现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下面我们一起进行关于科技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文字阅读
  ①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伦敦确实是世界闻名的“雾都”。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的原因……;二是人为原因……工厂众多,烟囱林立,加上城市人口密集……
  (1)分析材料①,指出英国伦敦成为“雾都”的“人为原因”。(2分)
  【探究二】认知图片
  ②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       ③“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
  (2)②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那些发明有关?(任举出两例即可)(2分)
  (3)阅读③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有哪些?(3分)
  【探究三】探究应用
  (4)请你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科技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任举出一例即可)(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答案请填写在对应题号的空格中。)
  题号123456789101112
  选项DDAABCDDBAAC
  二、材料解析题:综合材料,根据题目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本部分共3小题,其中13题8分,14题8分,15题10分,共26分。)
  13.(1)西安(2分)
  (2)原因: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2分)
  (3)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和交往。(2分)
  (4)丝绸之路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分)
  14.(1)国民党“一大”召开(1分)。创立了黄埔军校,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2分)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分)
  (3)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分),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1分)
  (4)国共两党合则兴,分则乱;国共两党应该积极进行第三次合作,共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2分)(言之有理即可)
  15.(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工厂众多,烟囱林立,工业化程度高,能源以煤为主,加之城市人口密集,对环境污染较大。(2分)
  (2)石油产量飞速增长。(1分)内燃机、汽车的发明。(2分)
  (3)原子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航天航空技术。(3分)
  (4)示例:火车、汽车的发明使大陆上运输更加便捷迅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辫了信息交流。(2分)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