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2.为淡化生源竞争、缓解择校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从2003年开始实行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推荐生制度,每年从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指令性招生计划中拿出一定比例定向分配给各初中学校,从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的学区考生中择优录取。多年来,我市定向推荐生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达到40%,2011年达到了50%。今年提高到55%,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大引导学生回归学区就读的力度,淡化生源竞争,缓解择校热,同时也激励初中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建立科学全面的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记者:获得市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定向推荐生的资格和条件是什么?
相关负责人:1.必须是市区学校学区内应届初中毕业生,并在学区学校就读三年;
2.录取柳州高中、柳州铁一中的定向推荐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合卷)六科书面考试和体育考试的总成绩必须达到A等及以上,其中总成绩为A等者,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单科成绩必须有两科达到B+等及以上,另一科达到B等及以上,其他学科也必须达到C+等及以上;录取其它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定向推荐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合卷)六科书面考试和体育考试的总成绩必须达到B+等及以上。
3.考生综合素质评定达A等;
4.地理、生物毕业会考成绩C等及以上
5.考生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合格;
记者:定向推荐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如何确保推荐和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相关负责人:近几年,我市定向推荐生的比例逐年提高,今年,定向推荐生的比例由去年的50%扩大到55%,为了确保推荐和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制定定向生推荐实施意见,明确定向推荐工作的程序和办法;二是成立学校、县区、市级领导小组,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三是实行两级公示:对符合定向推荐条件的学生及最后确定的推荐生名单必须在校内及全市进行公示;四是广泛宣传,要求各校召开家长会或以告家长通知书的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定向推荐生推荐录取的有关政策和名额分配;五是严密操作程序:市区各初中学校在校内公示学区内学生名单,并公布举报电话;公示结束后,符合条件的学区生自愿申请,对符合推荐条件却放弃推荐资格的学生必须填写放弃推荐确认表。各初中学校收集学生的自愿申请表和放弃推荐确认表后报市招生考试院;市招生考试院根据各学校学生的申请,并在各学校推荐指标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考生按中考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录取的定向推荐生名单必须在柳州教育网和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网站柳州网页进行公示。各初中学校无权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定向推荐生进行筛选。六是严格责任追究,定向推荐工作实行严格的公示、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今年为什么继续实行地理、生物初中毕业会考制度?
相关负责人:继续实行地理、生物毕业会考制度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12年广西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生物、地理两科可由各市在初二年级下学期组织初中毕业会考;二是生物、地理学科均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实行生物、地理学科毕业会考,是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为了更好地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和高考相衔接。
记者:免试保送生的推荐资格、条件是什么?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相关负责人:1.今年我们将继续实行免试保送生制度,从全市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各拿出5个招生指标录取免试保送生。
2.免试保送生的推荐资格和条件:一是被推荐免试保送学生必须是学区内应届毕业生;二是被推荐保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A等;三是被推荐保送学生必须是国家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或省市级以上的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获得者。由被推荐保送学生所在初中学校和县区教育局按规定程序推荐,各高中学校在指标范围内择优录取,免试进入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习。
3.为确保公平、公正,对免试保送生的推荐和录取,我们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办法,并成立了学校、县区和市级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集体决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记者:“两考合一”后, 外地户籍回原籍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毕业资格认定如何解决?
相关负责人:“两考合一”后,对于参加了中考但又没能达到毕业合格线的学生、以及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的外地学生,可以参加由各校组织的毕业补考,作为学生的毕业考试,由学校评定学生的毕业成绩。补考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记者:提出中考参考率不得低于90%的指标要求是基于什么考虑,有什么积极意义?
相关负责人:今年我市提出,除回原籍参加初中升学考试的外地户籍学生外,所有初中毕业班学生都应该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要把初中毕业班学生参加中考的人数及比例作为衡量初中学校及班主任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对于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考生可申请减免中考报名费。要求各县区和各初中学校要建立中考参考激励机制,确保中考参考率不得低于90%。
提出中考参考率不得低于90%的指标要求,有利于客观、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初三学生充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确保完成高中段学校招生任务。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毕业升学考试,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法所赋予的权力,避免学生过早地流入社会,有利于学生更充分地考虑其升学意愿和去向,更好地规划其人生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更好的途径,搭建一条走向成功人生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