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一中的挽联是孙中山为哪一位湘籍革命烈士而作?材料中的“为宪法流血”指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倾覆满洲专制政府”指的是______________辛亥革命有没有达到“图谋民生幸福”和“民国卓立于世界”的目的?请结合辛亥革命的影响加以说明。(3分)
(3)台湾某团体准备选择大陆某座城市,与当地人民一起联合举办一次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大型活动。你认为他们的首选城市应该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的纪念活动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什么积极影响?(3分)
34、(14分)历史是一条河。让我们走进中国历史长河,感受中国几千年的风雨沧桑,解读中国国力盛衰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1)古代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请举出两件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强大国力和进取精神的对外活动的大事(2分)
(2)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上慢慢落伍了。请各举一项这一时期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对内、对外政策。(2分)
(3)近代史上,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地位?结束这一段屈辱历史的伟大事件是什么?(4分)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发生在本世纪初的什么大事反映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中国处于一个什么地位??(4分)
(5)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分)
35、(13分)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向阳中学九年级某班举办了一次性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革命、建设”为中心内容的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同该班同学一起,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面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了无比的优越性。苏联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什么成就?(2分)
(3)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这一事件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什么重大挫折?这一事件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失败?你的看法如何?(3分)
(5)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什么建设道路?指导这一道路的理论是什么?
36、(10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图二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问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分别是哪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4分)
(2)材料二中的“信息网络”是第几次科技革命中的成果?它属于哪个领域?请根据材料指出这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3)面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