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学员在学习时应以考试大纲中的规定为准。
三、《社会心理学(一)》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社会心理学(一)》自学考试推荐使用的自学教材为《社会心理学》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指导
考生应根据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地学习本课程推荐使用的《社会心理学》(郑雪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它既是自学应考学员的主要学习材料,也是命题的根据。在同时使用其他教材的时候,应以推荐教材为主,以其他教材为辅,加深对推荐教材重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很多,学员应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理解、真正领会各个概念、理论等的含义,切忌观点含糊不清、概念掌握不准、也不应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社会心理学中有不少要求能够运用的知识点,学员应注意在学习的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己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的实际分析、贯通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社会助学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制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领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引导考生防止自学中的偏向,切忌误导考生死记硬背、押题、猜题的不良学风。
六、关于考核内容和目标的说明
(一)关于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是由有关知识构成的子系统。社会心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的专门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由这些众多不同层次的知识子系统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这也是本课程的考核重点。
(二)关于考核知识点的层次。本大纲考试知识点是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应得到的能力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中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或识别。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 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要求
(一)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根据,试卷的命题范围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也不能自行降低或提高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率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体现本课程的重点。
(二)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为:识记15%,领会35%,简单应用35%,综合应用15%。
(三)合理安排试题的难度。试题难度分容易、中等、较难和难四个等级,其比例一般应为20%、30%、30%和20%。
应当注意试题的难度和能力层次是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的难度,切勿混淆。
(四)本课程考试的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和论述等。各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照本大纲的附录。
附录:
考试题型举例:
一、填空:
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某些社会群体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和印象,把这种看法和印象称为( 社会刻板印象 )。
二、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格或群体在社会情景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和社会互动的一门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
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是(A)提出来的
A、非斯汀格 B、勒温 C、容格 D、罗杰斯
四、简答题:
从众的原因有哪些?
相信别人心理、忠于集体心理、寻求安全心理
计分说明:每个答案都应该按比例得分。
五、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态度说服工作中运用态度的说服模型?
计分说明:答对态度说服模型得分1/3,答对说服模型中各种因素的安排方式得分1/3,联系实际得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