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招生考试网 >> 专升本考试 >> 专升本动态 >> 甘肃专升本 >> 文章正文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2009年历史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整理自:兰州城市学院 2008-12-16 10:17:05
对武昌的影响
2、武昌起义的胜利及其影响
七、南京临时政府的创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过程,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及其评价。  八、袁世凯窃国
 “南北议和”的出现,清帝退位和袁世凯上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九、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
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传播,2、新教育的确立。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统治
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时期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掌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段祺瑞卖国独裁的实质,及由此所引发的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意义和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历史意义进行正确的分析。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洪宪帝制丑剧与护国战争,“二十一条”及其对中国的危害,袁世凯称帝,蔡锷与护国运动。
二、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和张勋复辟
军阀割据的出现,冯国璋与直系,段祺瑞与皖系,张作霖与奉系,短命的张勋复辟,府院之争,复辟帝制及其失败。
三、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与护法运动
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护法运动的过程及其意义。
四、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民族资本的新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
五、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与新文化的兴起;陈独秀与《新青年》,文学革命,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等人的活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1919年5月至1923年12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期。五四运动以前中国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这以后,中国革命已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掌握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应用所学知识论析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论析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经过,以北京为中心的学生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上海“三罢”斗争,拒签和约;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和刊物;“南陈北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大会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三、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香港海员大罢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二·七”惨案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农民运动的兴起。
四、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和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第七章 国民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的覆灭
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标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和发展。掌握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和北伐战争时期的工农革命运动。对北伐战争的主要经过及其胜利,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进行分析。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1、孙中山的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中共中央的西湖会议,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三民主义,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二、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西山会议派,戴季陶主义,中山舰事件;北伐战争时期的工农运动;北伐战争的主要经过及其胜利的原因。
三、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中蒋介石进行的反革命活动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继续高涨和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汪精卫集团的叛变;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其危害;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四、大革命时期的文化思想战线
国共合作时期新闻战线;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对现代评论派和甲寅派的批判。
第八章 两种政权的对立与斗争
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军阀建立全国政权的经过、性质及危害。掌握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及建立红色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掌握"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红军被迫长征,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的召开及长征的胜利。理解华北事变,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西安事变及其解决,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标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本时期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历史的理论的分析,以掌握其重大意义和影响。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宁、汉、沪合流与中央特委会,蒋介石的下野与复职,国民党的二届四中全会;国民党新军阀的第二次“北伐”与东北“易帜”,奉系军阀失败与“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与中国的“统一”;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法西斯专政与白色恐怖,关税自主和“修订新约”活动;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国民党的军事缩编会议,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蒋介石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及其性质。
二、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
1、八一南昌起义的简要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原因。
2、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斗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六大的召开;六大的贡献和缺点。
3、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与发展,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古田会议的召开;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的斗争;中共“八七”会议的功绩和缺点。  
三、国民党“安内攘外”政策与中共领导的抗日反蒋运动
1、“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进攻上海与十九路军奋起抗战,日军扶植的伪满洲国;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工业、商业、农业、交通的控制与垄断,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特点。
2、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其危害;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伟大意义;红军长征及其胜利的伟大意义。
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一二·九”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和平解决的伟大意义。
五、国统区文化战线上的斗争
国民党的党化教育;社会科学战线上的论战;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反对国民党斗争文化“围剿”。
第九章 抗日战争
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了解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两个战线的发展状况。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特点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学习和掌握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及抗战最后胜利的伟大意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论证。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上海抗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卢沟桥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及其失利: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台儿庄大捷,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
4、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的开辟:平型关大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特点。
6、中共洛川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7、台儿庄战役的简要经过和影响。
8、平型关大捷的重要意义。
9、“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最野蛮、最残暴的突出例证
二、正面战场的继续作战和敌后战场的大发展
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与汪伪政权的建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国民党战场的继续作战;敌后战场成为重要战场;少数民族和爱国华侨的抗日斗争;论持久战。
三、磨擦与反磨擦的斗争
1、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国民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的提出。
2、第一次反共高潮被击退
3、《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方针的提出;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5、“皖南事变”的简要经过和影响。
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1、英美国家同中国结成抗战同盟
2、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3、解放区军民战胜严重困难:延安整风运动,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4、国民党再次制造反共磨擦: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国民党挑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5、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方针和意义。
五、抗战时期的财政经济
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国统区四大家族垄断的加强;解放区发展财政经济的各项措施。
六、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与国民党战场的大溃退;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国民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七大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新的党章;中共“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及其重要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基本原因及其伟大意义。
七、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运动:抗日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解放区抗日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抗战时期文艺战线上的斗争。
第十章 半封建半民殖民地社会的结束和新中国的建立
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战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战危机。国民党反动派假和谈,真备战。中国共产党反内战争民主,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国统区经济严重危机。1947年夏,解放战争进入历史转折点,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进攻。在国统区形成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连续进行三大战役,伟大的战略决战加速了人民革命在全国胜利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中共先后召开了十二月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基本政策,为夺取全国胜利,在政治上,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也无法挽救其覆灭的命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要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一系列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中国人的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作出理论的论析。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和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
1、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的主要特点
2、国统区人民的反内战运动
3、解放区军民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
4、重庆谈判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5、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二、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全国内战爆发;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军事进攻;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失败;国统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及其意义。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挺进中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新式整军运动;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十大军事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国民党政府的垂死挣扎;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及其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二月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及其意义。
四、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大战役;北平和谈;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渡江作战和南京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评美国“白皮书”,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新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当代史
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和巩固的基本情况,明白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正确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建立初期的形势和任务;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三、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四、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的斗争
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开辟
1、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对三大改造的总体评价
六、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1、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  新中国最初的外交活动
3、  日内瓦会议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4、  万隆会议和新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
七、建国初的文化教育事业
1、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2、  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教育体制的确立
3、思想文化战线的批判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失误,并对这十年探索时期我们的成败得失作出正确的评价。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探索的先声
2、中共八大——探索的最初成果
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功绩与局限性。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探索的新成果
4、中共的整风运动
5、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派斗争的必要性。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表现及其原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后果和经验教训。
二、探索中的失误和纠“左”中的曲折
1、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泛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中共对“左”倾错误的若干纠正
3、庐山会议和纠“左”工作的中断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
1、“八字”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2、“七千人大会”和“八字”方针的全面贯彻
3、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
四、政治思想领域“左”倾错误的发展
1、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错误理论指导
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  文艺学术领域“左”倾错误的发展
五、国防建设和外交关系
1、  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
2、  平定西藏叛乱
3、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4、  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的破裂
5、  外交关系的新发展
六、对十年探索时期的总体估价
第三章 “ 文化大革命”时期 
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革”发生的原因、后果、性质和经验教训,认识党和人民在“文革”中与林、江反革命集团和“左”倾错误的英勇斗争,使学生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文革”的全面发动
1、“文革”的起因:毛泽东领导上的错误——直接原因;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2、“文革”的准备
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对彭、罗、陆、杨的错误批判。
3、“文革”的全面发动:《五·一六通知》的通过。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重新设立。北京大学的第一张大字报。
二、全国大动乱
1、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2、  “一月风暴”和全面夺权
3、  二月抗争
4、  全面内乱的出现
三、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和九大
1、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2、  中共九大和林彪反革命集团势力的膨胀
四、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亡
1、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平抢班夺权阴谋的破产
抢班夺权的原因。和平抢班夺权的基本策略。在九届二中全会上失利。
2、  林彪反革命集团武装政变阴谋被粉碎
武装政变计划的制定和准备。毛泽东南巡。“九·一三”事件及其教训。
3、  对“左”倾错误的若干纠正
周恩来主政及其纠“左”努力。国民经济的回升。
五、中共十大
六、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  批林批孔运动
2、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及其纠“左”努力
3、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4、  天安门事件
5、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七、“文革”的性质、后果和经验教训
性质。后果。经验教训。
八、动乱中的国防建设与外交关系
1、  珍宝岛事件
2、  西沙自卫反击战
外交新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毛泽东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
 
第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课程内容与考核要点
一、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1、  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2、  纠正“左”倾错误遭到严重阻碍
3、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3、  改革开放的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对外开放政策的初步实施。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  中共十二大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宏伟纲领和制定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4、   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港澳问题的解决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
1、  中共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2、  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
3、  一九八九年的政治风波
4、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1、  邓小平南巡讲话
2、  中共十四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概括
3、  中共十五大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迈向新的二十一世纪
 
世界通史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类起源、发展和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基本知识;理解史前文化的内容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
(3)原始社会想阶级社会的过渡
(4)史前文化
第二章  早期文明的兴衰(上)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古埃及、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文明的基本知识、特点和成就。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古代埃及
(2)古代两河流域
(3)地中海东岸
第三章   早期文明的兴衰(下)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古印度、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文明的基本知识、特点和成就。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古代印度
(2)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
第四章  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兴衰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兴衰;掌握古代斯巴达和雅典城邦文明的特点。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希腊城邦的形成
(2)希腊城邦的繁荣
(3)希腊城邦的衰落
(4)希腊城邦文化
第五章   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希波战争、马其顿的兴起和亚历山大帝国;理解希腊化时期的含义。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波斯帝国的兴盛
(2)希波战争
(3)马其顿的兴起和亚历山大帝国
(4)希腊化时期
第六章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罗马共和国兴衰、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古代罗马文化。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
(2)罗马共和国的危机和覆灭
(3)罗马帝国的强盛
(4)罗马帝国的衰亡
(5)古代罗马文化
第七章  民族迁徙和亚欧历史的新局面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亚欧历史发展的影响。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
(2)亚洲民族大迁徙和亚洲大陆历史的新局面
(3)欧洲民族大迁徙和欧洲大陆历史的新局面
第八章   东亚和南亚的封建国家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东亚和南亚的封建国家的概况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新罗统一后的朝鲜
(2)日本和印度
第九章   阿拉伯帝国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 、阿拉伯帝国兴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基本知识。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
(2)阿拉伯人的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3)阿拉伯帝国的社会制度
(4)阿拉伯帝国的分裂和衰亡
(5)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第十章   东欧封建国家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东欧封建国家概况。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1)拜占廷帝国
(2)基辅罗斯
第十一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概况;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的原因。
2、课程内容及考核要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甘肃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陕西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云南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贵州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四川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重庆市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海南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广西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广东省各市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湖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湖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河南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山东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江西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福建省各区县招生考试中心网站
·安徽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浙江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江苏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上海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黑龙江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吉林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辽宁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内蒙古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山西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河北省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天津市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北京市各区县考试中心网站
·2008年王氏优秀特困生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杜玉如师范教育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雷大贞医学教育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2008年江西省高校教学团队名单
·2008年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名单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2009年高考保送生高校名单
·2009年高考自主招生高校名单
·香港澳门高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独立学院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本科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军事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省专科院校名单网址
·全国各地中高考招生办网站
·青海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湖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浙江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云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辽宁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陕西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吉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福建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山东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江苏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广东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河北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重庆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天津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上海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
·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医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文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农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历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理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经济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教育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管理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工学本科
·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名单-法学本科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第三批)
·军队院校(含武警)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
·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
·2008年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本科国家精品课程
·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新独立学院名单
·青海省最新独立学院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