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它是由两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高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于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 |
|
|
2009—2010学年进人计划表
序号 |
单位 |
专业 |
性别 |
博士 |
硕士 |
教授 |
岗位意向 |
备注 |
1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9人) |
油气井工程 |
男 |
1 |
1 |
|
教学科研 |
硕士为实验员 |
油气田开发 |
男 |
1 |
1 |
|
教学科研 |
油气储运 |
男 |
1 |
1 |
|
教学科研 |
构造地质 |
男 |
1 |
|
|
教学科研 |
具有教授职称者优先 |
矿床学 |
男 |
1 |
|
|
教学科研 |
与石油相关专业 |
|
|
1 |
|
专职辅导员 |
辅导员 |
2 |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14人) |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方向) |
|
1 |
1 |
(1) |
教学科研 |
本科专业为冶金工程专业 |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方向) |
|
1 |
|
(1) |
教学科研 |
|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方向) |
|
1 |
1 |
(1) |
教学科研 |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
1 |
|
|
教学科研 |
|
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方向) |
|
|
1 |
|
实验员 |
|
金属材料 |
|
1 |
|
|
教学科研 |
|
材料加工工程 |
|
2 |
2 |
|
教学科研 |
本科专业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压力加工或轧钢方向) |
相关专业 |
|
|
2 |
|
专职辅导员 |
|
3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5人) |
冶金机械或石油机械、热动工程 |
|
2 |
|
|
教学科研 |
来自“211”、“985”大学 |
液压 |
|
|
|
1 |
教学科研 |
|
机械设计制造 |
|
|
1 |
|
实验员 |
|
机械类 |
|
|
1 |
|
专职辅导员 |
|
4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6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1 |
|
|
教学科研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2 |
|
|
教学科研 |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
1 |
|
|
教学科研 |
|
电工电子新技术 |
|
1 |
|
|
教学科研 |
|
相关专业 |
男 |
|
1 |
|
专职辅导员 |
|
5 |
化学化工学院
(3人) |
油田化学 |
男 |
1 |
|
|
教学科研 |
|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
男 |
1 |
|
|
教学科研 |
|
相关专业 |
男 |
|
1 |
|
专职辅导员 |
|
6 |
建筑工程学院
(5人) |
固体力学 |
|
1 |
|
|
教学科研 |
硕士专业为力学专业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
1 |
1 |
|
教学科研 |
硕士为实验员 |
油气储运或城市燃气 |
|
1 |
|
|
教学科研 |
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如无博士学位,则为具有副高职称的硕士研究生。 |
工程管理(造价方向) |
|
1 |
|
|
教学科研 |
7 |
安全工程学院
(2人) |
石油工程或油气储运 |
|
1 |
|
(1) |
教学科研 |
|
公共职业卫生或职业健康 |
|
1 |
|
(1) |
教学科研 |
|
8 |
经济管理学院
(8人) |
人力资源管理 |
|
1 |
|
(1) |
教学科研 |
|
会计学 |
|
1 |
|
1 |
教学科研 |
|
市场营销、商务谈判 |
|
1 |
|
(1) |
教学科研 |
|
物流管理 |
|
|
|
1 |
教学科研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1 |
|
(1) |
教学科研 |
|
人力资源方向 |
|
|
1 |
|
教学科研 |
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
高等教育学 |
|
|
1 |
|
教学科研 |
|
9 |
数理系
(5人) |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 |
|
|
1 |
|
教学科研 |
|
运筹学 |
|
1 |
|
|
教学科研 |
|
计算数学 |
|
1 |
|
|
教学科研 |
|
物理类 |
|
2 |
|
|
教学科研 |
|
10 |
人文社会科学系(3人) |
社会学 |
|
1 |
1 |
|
教学科研 |
硕士研究生须是“985”大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1 |
|
|
教学科研 |
|
11 |
艺术系(1人) |
艺术设计 |
|
|
1 |
|
教学科研 |
要求来自市外艺术院校 |
12 |
外语系(3人) |
英语语言文学或应用语言学 |
男 |
1 |
2 |
|
教学科研 |
|
13 |
体育系(1人) |
体育舞蹈 |
男 |
|
1 |
|
教学科研 |
北方院校,专业技能突出,其他项目全面者优先 |
14 |
图书馆(2人) |
情报学 |
男 |
|
1 |
|
专技 |
|
计算机 |
男 |
|
1 |
|
专技 |
|
15 |
校医院(3人) |
临床医学(外科和妇产科各1) |
|
|
2 |
|
专技 |
有在二级医院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有执业医师证 |
影像学 |
|
|
1 |
|
专技 |
合计 |
38 |
29 |
3(8) |
70人 |
说明:①辅导员一般应具有相关院系的专业背景;②加括号的人数表示选择性进人指标,即在博士与教授、硕士与副教授中选择。
六、招聘程序
1.应聘人员向人事处提交应聘材料
2.人事处将初选合格应聘人员资料送有关院系
3.院系对应聘人员进行学术水平评估后,通知有关人员面试
4.现场考核。方式为:试讲、回答问题等
5.人事处通知考核合格应聘人员体检
6.人事处负责组织对应聘人员进行政审考核
7.人事处对考核和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验证,与应聘人员签订协议
七、2009/2010学年引进人才优惠待遇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条件从优,特别商定。
(二) “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1.基本待遇
(1)学校在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提供按经济适用房政策购买的200平方米以内教职工住房一套;
(2)视申报科研方向情况,提供科研启动费30-50万元人民币;
(3)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工作室和办公设备设施。
2.其他待遇
(1)不随调配偶的待遇
①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20-30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30-50万元人民币;
②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12-15万元人民币。
(2)配偶符合我校随调条件的待遇
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0-15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5-30万元人民币。
(三)教授,同时具有博士学位
1.基本待遇
(1) 学校在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提供按经济适用房政策购买的160平方米教职工住房一套;
(2)视申报科研方向情况,提供科研启动费6-10万元人民币;
(3)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
2.其他待遇
(1)不随调配偶的待遇
①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0-15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5-20万元人民币;
②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6-10万元人民币。
(2)配偶符合我校随调条件的待遇
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5-10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0-15万元人民币。
(四)教授或博士
1.基本待遇
(1)学校在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提供按经济适用房政策购买的75平方米以上教职工住房一套;
(2)视申报科研方向情况,提供科研启动费3-5万元人民币;
(3)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
2.其他待遇
(1)不安置配偶的待遇
①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5-8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8-10万元人民币;
②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5-7万元人民币。
(2)配偶符合我校安置条件的待遇
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3-5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5-8万元人民币。
(五)夫妇双方均是博士
1.学校在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提供按经济适用房政策购买的90平方米以上教职工住房一套,对购买在学校位于大学城新校区的教职工住房者,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8-15万元人民币;如不购买新校区教职工住房而在校外购房者,则一次性资助购房补贴15-20万元人民币;
2.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8-10万元人民币;
3.视申报科研方向情况,分别提供科研启动费3-5万元人民币;
4.分别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
(六)重点建设学科、基础学科急需的其他专业人才条件从优,特别商定。
(七)本优惠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优惠办法同时作废。
八、其他说明
1.应聘人员用电子邮件提交的材料其文件名应包含专业和应聘岗位;
2. 所有应聘人员请按照我校2009/2010学年进人计划提交资料,不符合进人计划的资料恕不接收;
3.招聘截止时间2010年6月5日。
地址:重庆大学城重庆科技学院人事处
邮编:401331
传真:023-65023925
联系人:王老师 023-65022259 张老师 023-65023815
E-mail:cqrenshichu@yahoo.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