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教师招聘 - 湖北教师招聘 - 正文

2012年湖北省宜都市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公告

来源:2exam.com 2012-4-13 10:08:27

 

3、报名地点:宜都市教育局教师管理科。

4、报名应提供的材料: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等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所在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及学业成绩记载表。资教生由所在学校出具报考证明。免冠同底1寸近期彩色照片3张。

5、每人限报一个职位。

(二)资格审查

报名结束后,由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市监察局负责进行资格审查,报经市招聘教师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对合格人选予以公示,公示期3天,公示无异议统一发放准考证。领取准考证时间和地点,以宜都市教育局网上公告为准。

各职位招聘人数(小学、初中及高中招聘的相同职位可分别合并计算,下同。)与该职位报考人数原则上达到1∶3的比例,低于规定比例的,由本次公开招聘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对相关招聘职位数进行调剂后确定有关职位招聘人数。

(三)考试

考生凭准考证参加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均实行百分制计分办法。笔试、面试成绩分别按60%和40%比例折算计入考试综合成绩。单项计分和综合计分采取四舍五入后保留两位小数方式进行。

1、笔试。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笔试主要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内容以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主。笔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本次招聘对我市现在职资教生实行加分政策。我市在职资教生,截止2012年7月资教期满两年及以上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笔试成绩总分加5分。

2、面试。根据笔试成绩和各职位招聘人数,分别从高分到低分按1:3的比例确定面试对象(最后一名成绩并列者同时进入面试),面试人员名单于笔试结束后3日内通过宜都教育网以面试公告方式公布。面试主要考察其综合素质,采取限时现场答题和考官提问相结合等方式进行。面试按抽签顺序进行,未按时参加者视为自动弃权。面试时间、地点以宜都市教育局网上发布的面试公告为准。

(四)考核

面试结束后,根据考试综合成绩,按照各职位招聘人数,分别以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核对象,综合成绩出现并列情形的,以笔试成绩高者确定为考核对象。考核中对考生进行资格复审,对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考核,不符合条件者实行一票否决,并按招聘职位和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五)体检

考核结束后,对考核合格人员进行体检。体检项目和标准按照《湖北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执行,体检不合格的取消招聘资格,并按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在相应招聘专业学科中依次递补。体检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到指定医院进行,费用自理,体检的具体时 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公示

考试、考核、体检合格的人员,经公开招聘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聘用人员,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7天。

(七)聘用

公示期结束后,未发现有影响聘用问题的,由宜都市教育局统筹制定分配方案,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人事手续,安排到中小学工作,所招聘教师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实行不低于8 年的服务期。其中系市外在编教师的,按有关规定办理调动手续,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其余人员实行事业编制编内聘用管理,其工资、医疗、住房公积金、社会统筹等待遇与教育单位同类人员政策一致,纳入市财政预算。对不服从统一分配和未按时到岗的,取消其聘用资格,按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报考者应实事求是提供有效证件,诚信应聘。若发现弄虚作假和舞弊等行为,则取消其考试及聘用资格;聘用的应届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毕业证等相关证件报到办理相关人事手续,2012年7月底以前不能按时取得毕业证书的,取消聘用资格。因取消聘用资格出现空缺职位,依次递补。

本次招考设立报考联系电话:0717—4822124

联系人:肖老师联系电话 13872612828

监督举报电话:

0717—4843770(宜都市监察局)

0717—4822400、4822124(宜都市教育局)

信息发布官方网站:宜都市教育局网(网址:www.ydjy.com)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