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面试公告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范文中国式过马路

来源:2exam.com 2012-10-23 17:54:15

 【背景链接】

  2012年10月10日遨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由此,引出来了全社会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关注。

  【京佳预测】

  近日,“中国式过马路”成为一个新的网络词汇迅速流行,人们将它的意思解释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引出来了全社会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关注。请谈谈你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看法?

  【京佳解析】

  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是一个新的词汇,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淡薄。“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公众存在这种无视交通规则的作法,我觉得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缺乏生命意识和规则意识。生命是无价的,部分群众没有形成良好的尊重生命的意识,不懂得去敬畏自身的生命,同时又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不去遵守交通规则,又在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文明出行和安全出行难易保障,这是导致中国式过马路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行人“闯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了,处罚起不到震慑作用。“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我听到的关于“中国式过马路”主要的原因,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可以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许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进行避让。

  第三,部分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导致行人不去遵守交通规则。部分十字路口的交通设施如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导致过马路时间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产生。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一定要大力解决,保证文明出行和安全出行。

  第一,加强教育,让行人树立尊重生命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生命是无价的,只有尊重生命和善待生命,同时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健康幸福的生活。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尊重生命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第二,加大对违反交通规则的处罚力度,使闯红灯的违法成本加大。交通管理部门一定要严格执法,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员给予处罚,是指不敢违反交通规则。但是一定要注意,处罚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起到震慑作用。

  第三,合理规划交通,完善交通设施,从而保证文明出行。路政部分应该合理科学的规划道路和设施,红绿灯设置做到人性化。交管部门同时可以聘请协管员协助交警执勤。

  总之,“中国式过马路”问题虽然是中国出行中的一个难题,但只要大家一起来努力,一定可以解决该问题。文明出行脚下始,生命保障千里行!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辅导:往年面试真题某学校小金库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辅导:往年面试真题垄断行业的工资
内蒙古邮政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甘肃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海南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河北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河南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黑龙江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江西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山西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四川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天津市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西藏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