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面试公告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关于幸福

来源:2exam.com 2012-11-5 12:20:09

 最近媒体上关于幸福的话题的讨论一度升温。对于“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家说有信仰是幸福,打工者说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最大幸福,企业家说实现个人价值是最大幸福……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幸福?对于这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我们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公务员[微博]应该如何看待?

  其实,关于这种与个人基本情况相关的问题,我们往往能够从结构化面试中的背景意愿类题目中得到启示。例如,关于幸福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变形为一道面试题目。“你是如何看待幸福的?”或者“谈一件你感到幸福的事。”我们从现象看法和背景意愿的角度都可以来把握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就幸福本身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幸福包括个人的幸福和公共的幸福。

  个人幸福可能各有各的不同,是关乎一个人自身的特有感受。即使在同样环境中的个人也会因为教育背景、性格、心态等个体差异对幸福有不同的感知。这是与个人自身的感受相关的。往深处挖掘,可以从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情感态度来看。比如,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在艰难的环境中获得同事、朋友、家人等各方面的帮助,这时,人们都能有幸福的感觉。此外,当你在自己的同事、朋友、家人等有困难的时候,自己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对方走出困境,同样也应该是幸福的,而且给予要远比获取让自己快乐得多。虽然这可能是从生活或工作中的小事中看出的,但是,这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你有了这样的奉献精神,你才能在公职人员的岗位上有服务意识,才能帮群众干好事、干实事。

  公共幸福是每一社会公民都能感受到的幸福,是集体的幸福。在日常的表现中,公共幸福来源于老百姓享受公共产品得到的幸福,而这种幸福的缔造者无疑主要是政府部门。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也将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列入政府规划。而今,政府在方面需要下大力气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因为当下的群众,早已满足了吃饱、穿暖等基本物质需求,大家更为重视的是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环境,所以,政府的执政能力应该赶上老百姓幸福观的升级。比如,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平的社会环境;关注民生问题等。老百姓对环境、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是经济社会转型的信号和标志。政府更应转变执政理念,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公职人员,也应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抛弃GDP主义等旧有发展思维,将以人为本、提升老百姓幸福感作为指导自己工作发展的方向。

  政府要用执政能力落实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构成幸福的点点滴滴,让虚的幸福感成为实的好生活。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公职人员,以自己的服务热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服务技能为群众去创造幸福。当然,公共幸福也并不意味着公民个人可以坐享其成。因为,公共幸福亦是“人人有责”。我们不应以损害公共幸福为代价来图一时方便惬意,提升我们公民个人素质修养也是公共幸福的必要条件。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预测:文物保护工作
2013国考面试预测题:变味儿的家长委员会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预测题:客观看待最低工资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范文新闻联播播出寻人启事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范文世界粮食日饥饿体验活动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范文厦大学生选修爬树课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范文中国式过马路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辅导:往年面试真题某学校小金库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辅导:往年面试真题垄断行业的工资
内蒙古邮政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甘肃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海南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河北省国税局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地点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