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完善文化体制改革的保障体系
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实践证明,改革的力度大小、成效如何,关键在于组织协调是否有力,在于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建立起完备的保障体系,使文化单位想改、愿改、敢改,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焕发青春,迸放活力。
一是健全领导体制。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试点经验证明,哪个地方的主要领导重视改革、关注改革、推动改革,那里的文化体制改革就能开创新局面。因此,一定要大力宣传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努力争取各改革试点地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使改革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用政策引路、用政策激励、用政策保障。目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基本涵盖了改革发展的主要领域,为顺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对这些政策措施,特别是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做好学习宣传和督促检查工作,确保改革政策真正用好、用足,切实发挥其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
三是健全财政保障机制。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通过相应机制的建立,把资源向改革早、见成效的文化单位特别是转企改制的单位倾斜,帮助其减轻包袱、获得实惠,为迅速做大做强创造条件,充分体现“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
四是建立人才保障体系。人才是事业之本,是文化发展繁荣、推进改革创新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视掌握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人才、熟悉市场经济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通过扶持和保障体系的建立,解决各类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创造有实现的空间、贡献得到社会的尊重,进而激励他们自觉参与改革、投身改革,为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作者: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