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记者站在南京新街口一座大厦顶层,眺望高楼林立的市景,视野几乎全被光秃秃的屋顶、立面或玻璃幕墙占据,而名闻全国的梧桐行道树则显得影影绰绰,隐身在钢筋丛林中很不起眼。
近年来,一些城市每年数十幢、上百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然而,与城市“高度”未能同步的,是城市的“绿度”,即高层建筑的垂直绿化,成为城市新问题——在高空已渐为城市人重要活动空间的今天,绿意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垂直绿化的好处有很多。联合国环境署的一项研究表明,有绿化的屋顶,室内温度夏天可以降低2~5摄氏度,冬天可以提高2~5摄氏度。经过绿化的屋顶能吸收空气中30%的粉尘,吸收并储存6%的雨水。如果一个城市的屋顶绿化率达到70%以上,城市上空二氧化硫含量将下降80%,“热岛效应”会彻底消失。
垂直绿化在技术上已无障碍。南京市园林局总工程师陈雷等专家指出,风力大影响植物生长、有高空安全隐患、屋顶渗漏,这些制约因素其实早已不是理由。常州、宿迁等地已将“垂直绿化”纳入城市绿化实事工程而启动。而在南京,全身爬满绿油油的爬山虎的南京大学北大楼,一直就是著名学府的标志性景观。
很多城市绿化工作者提出,相对于国外,江苏省垂直绿化步伐滞后。当务之急,是制订政策,强制新建楼房实现垂直绿化,从源头上止住屋顶空间闲置。其次,政府在推动垂直绿化之初,有必要给予一定补贴,形成多方投入机制。
与垂直绿化主要受到观念、机制束缚而未能起步不同,小区绿化,更多的是因遭受“人祸”而缩水、贬值。
按国家有关规定,新区住宅建设的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不低于25%,同时绿地还要有充足的日照时间。但现实状况是,开发商按规范要求将绿化进行到底的实在不多。
为防范房产商搞虚假“绿化率”,避免新小区绿地规划与实际不符,北京、昆明、兰州等城市已经开始实行一种“绿色图章制度”,让绿地率成为工程施工、竣工的通行证。
而在老小区,绿化少、树木管理不到位是普遍现象。一位园林专家告诉记者,其实,老小区绿地在整个城市绿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多数树木树龄长、树型大,绿化效果好。少死掉一棵大树,就等于间接多种了许多棵小树。老小区绿地“无人管”的局面,不应该继续下去了。
6.远远望去,3条笔直的隔离带上整齐地栽种着冬青树,既美观又能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是,靠近人行道的隔离带,约有半米长的黄泥地光秃秃地露着。像这样变秃的绿地,仅机场大道状元段至永中段就多达100多处,小的约2或3平方米,大的则达十几平方米。
记者随市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在现场调查取证时,几名青年从人行道直接踩着隔离带上的绿地,横穿马路到了对面路口;还有一名妇女,站在隔离带的绿地上,等候中巴车;一些司机也将汽车停在隔离带边上,让乘客直接踩着隔离带下车;而距此不到20米处的人行道上,却罕见有路人走过。
机场大道沿线企业多、村庄多。周边群众反映,不少企业员工及村民图方便,过马路不走人行道直接踩踏隔离带而过,久而久之,绿地就遭严重破坏,剩下一块块光秃秃的黄泥地。
温州市行政执法局龙湾分局执法监督科徐国伟介绍,目前他们已联系好市绿化养护大队,将对该大道隔离带上的缺口绿地进行全面补种。补种之后,执法人员将安排队员每天对该路段进行巡查,并走进沿线企业、村庄进行文明护绿宣传教育。
依照《城市绿化条例》第27条第四款规定,损坏城市绿化设施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7.一条长160米、宽4米的绿化带,却被建筑垃圾堆满,成了一条垃圾带。
这是位于机场大道上江公交始发站与世纪锦绣园之间的绿化带,建筑垃圾、装潢垃圾以及废土直接将草坪破坏、夷平掉,半米高的垃圾堆将旁边一些树木的树干也给掩埋了。原本一整片郁郁葱葱的草木,被垃圾堆满后,成了白茫茫中几点绿了。
好好一块绿化带,不能就这样被糟蹋了。经执法人员的多番沟通、协调,目前该处绿化带已由温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清洁管理总站接收管理。温州市行政执法局机动大队龙湾中队副队长唐建春表示,将彻底清理这里的垃圾,重新栽种上草皮和树木,并加强巡查,加大对乱倾倒的打击力度,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同时,清洁管理总站还将在沿线道路树立禁止倾倒垃圾的警示牌,安置垃圾箱,维护好道路的卫生清洁。
依照《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第20条第二款和《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29条的相关规定,在绿地内放牧、堆物、倾倒废弃物的,责令限期清理;逾期不清理的,可以代为清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