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7.记者从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2008年以来,齐齐哈尔市质监局昂昂溪分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积极探索并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专项整治长效监管模式,牢固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食品安全监管防线。
一是在点上做文章。在完善和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的前提下,对每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强化监管力度,采取日常巡查、监督抽查、建立档案、完善制度等方式严格监管,尤其对小作坊从生产条件、技术能力、产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介入。分局目前已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21份,完善许可证企业档案份,并向区政府提交了拟取缔非法食品加工点2家。
二是在线上想办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从原料、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加强监管,做到原料到产品整条线严格要求,不出问题。原料上把好进厂关,防止不合格原料、无证原料被使用。同时,做好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备案,防止乱用、滥用、超量和超范围使用。尤其在“三鹿”乳制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分局集中精力,对辖区内乳品企业从原料进厂、辅料添加及成品出库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二十四小时驻厂监管。同时,协助区畜牧局强化了对鲜奶收购站(点)清理整顿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掺杂使假现象发生,进而形成安全干净的乳品生产链条。
三是在面上多谋化。对全区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全面落实双重监管责任,同时,联合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区、镇、村、屯四级行政体系下,培植“三员”队伍,构建全员参与的“大监管”模式。一条“政府主抓,质监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防线已基本形成。
本书中此项专为提高考生概括能力而设,正式考试时无此要求。该材料主要内容:
8.“这个办法真的不赖,以后咱操办酒席,再也不用担心厨师的身体好不好,饭菜卫生不卫生了。”2008年3月27日,榆次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在乌金山镇鸣谦村给乡下厨师体检办证,并宣传“农家宴”管理要求,围观的村民对此非常赞同。
在农村,但凡婚丧嫁娶、庆生祝寿等红白喜事,人们都要操办“流水席”款待宾朋。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流水席”成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盲区”,大多数“厨师”既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又未取得健康证明,套个白围裙就成大厨,支顶帐篷就敢摆宴席。加上食品原料进货渠道混乱,质量得不到保证,操作场所卫生条件较差,大多是露天操作,卫生安全隐患很大。“2007年5月,志村一户人家给孩子过生日,结果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8人住院。”谈起“农家宴”安全问题,村民至今心有余悸。
针对这一食品安全隐患,榆次区卫生监督所大胆探索,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一套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模式:“农家宴”厨师在接受卫生知识宣传、培训后,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从事厨师工作;每个村里设有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员,负责收集“农家宴”信息,根据“农家宴”农村网络建设和逐级报告制度,向乡镇卫生检查员报告;凡50人以上聚餐的,要向区卫生监督所报告,由监督人员查验厨师资格,监督操作场所;所购食品要索证索票,并登记备案。同时,卫生所还进户进行应急救援宣传。
“有了这个证,所有人都吃了定心丸。”鸣谦村的厨师老赵在家门口就拿到了健康合格证明,乐得眉开眼笑,“咱不用担心会给别人带来病病灾灾的了,别人请咱也不会有啥顾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