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失彼;D项将诗概念扩大为文学,原文的主体只是“诗”,虽然文段提到“丰富了文学的内容”,而这个过程需要知音(理解诗的人)读出诗的意象来完成。故本题选A。
52. B [解析] 此题为意图推断题。文段从甜菜、车前草、梨树着手,分别谈论叶片结构的数字规律对植物生长的有利作用。所以正确选项为B。
53. B [解析] 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分为两个并列层次,从两个角度谈了牙买加从文化融合中受益的事实。本题也可从主题词入手,文段开始谈到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模式在音乐史中的体现,牙买加是这种模式最大的受益者;后又提到牙买加将这一模式运用到田径领域,特殊地理位置给其文化融合创造了条件,主题词为文化融合、牙买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54. D [解析] 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构成“总—分”结构,前两句引出话题,文段的中心含义可以概括为:要想使我国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型,必须通过强农惠农政策。主旨句为“只有……才”引导的语句,表示必要条件关系,D选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所以本题选D。A项“最有效”没有根据,B项不能概括全段,C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偷换。
55. C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文段首句论述了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低纬生产优质红茶、高纬生产优质绿茶;接着举例说明受价格规律影响不顾生产规律的“红改绿”均以失败告终,再次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不可违背规律;最后一句从各个角度充分论证了我国生产绿茶的比较优势。可以推出C项是最后一句话的同义转换,当选。也可采用排除法,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到红茶的供求情况;B项为无关比较,“国际茶价绿茶高于红茶”、“印度绿茶品质不高”得不出B项所述;D项为时态偷换,文段所说是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过“红改绿”的情况。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C。
56. A [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货币国际化存在风险,接着用转折词强调货币国际化的好处远大于风险。后文从老百姓和政府两个角度指出货币国际化的好处所在。最后指出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走向货币国际化。文段只说明了货币国际化带来的好处,B项表述范围过宽。C项不是文段所述重点,文段只在开头指出货币国际化存在风险。D项在文段中没有提及。故本题选A。即正是因为货币国际化存在着诸多好处,许多国家的货币才纷纷走向国际化。
57. C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外交官在以前的对外传播和交往中所遇到的困境,即难以精要地描述我们的文明。接着引出目前我们提出的一些战略框架和口号更多的是针对国外的战略决策者的,而忽视了国外民众。最后一句从专业的角度指出这些战略框架和口号所存在的问题。综合来看,整个文段是在讲我国在对外传播和交往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故本题选C。ABD三项的主体错误。
58. C [解析] A项在文段中找不到相关内容;根据“许多优秀的非文人艺术家都因为文人的偏见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可以判断B项的关于“文人艺术家”的表述错误;D项文段没有提及古代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趣味。只有C项与原文意思相符。
59. A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媒体监督不应该成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力量。接着指出不能单独依靠一种监督力量的原因。最后一句进一步指出将“希望”全部寄托于媒体监督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整个文段都是在讲媒体监督不应该单独成为社会监督体系的主力,而应该多种监督力量相互并存。故本题选A。
60. C [解析] 观察四个选项,首句只有两种情况,以⑥为开头的话,句子首句就是一个表示让步的关联词“尽管”,显然作为文段首句不合适。排除D项。从选项知,句⑤排在第二句。③④⑥句都带有关联词或者转折词,而句③本身是一句没有具体所指的句子,因此其后必定要跟一个有具体所指的句子,显然跟句①最为合适,排除B项。对比AC两项,③句中的“可以确定”与④句中的“不能证实”构成转折,由③句中的“不过”可知③应紧随④之后。故本题选C。
61. A [解析] 四个选项首句均不相同,对比这四个选项,④句有“当然”等表述补充论述的词语,不能做首句,排除B项。在这六句话中,“总体实力”分别出现在句④和句⑥中,对比这两句话,句④应该在句⑥之前,由此即可判断本题选A。
62. B [解析] 文段是讲砚的产生,因此可以按照时代顺序进行排序。本题选B。
63. C [解析] 文段前半部分讲文明与文化的不同之处,后半部分是讲城市化其实是文明发展的表现,接着用转折词指出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要确保对文化的保存。文段重点在后半部分。故本题选C。
64. B [解析] 文段一开始就指出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缺陷,进而点明发展中小企业协会和服务组织的重要性。文段后半部分指出虽然参与和支持协会、组织会付出一定的精力和代价,但作者认为这种付出是值得的,由此也表明了作者的目的和意图:中小企业应重视协会和组织与本身发展的关系,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和支持协会、组织的运作和发展,故本题选B。
65. 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有些凉茶并不含“茶叶”,只是含一些中草药提取液。接下来文段分两种情况说明凉茶在“清热下火”方面是“有作用”的,但这种“有作用”一是有些症状会自然减退,另一方面是因为凉茶中的中草药成分起了作用。但消费者认为这都是凉茶本身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凉茶的实质是不了解的。A项在文段中没有相关依据。C项,文段已对凉茶“清热下火”的功能作出了分析,故C项“怀疑”不准确。D项只是文段部分内容的概括。故本题选B。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66. B [解析] 设小王步行的速度为x,A城到B城之间的距离为y,则跑步的速度为2x,骑车的速度为4x,根据题意有:+=2=,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的时间为:=×=(小时)=48(分钟)。B项正确。
67. A [解析] 设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x天,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分别是6,5,4,根据题意有:6×16+4x=5×16+4×(16-x)x=6(天)。故A项正确。
68. B [解析] 分析题意,甲乙第一次相遇时两人共游了30米,此后两人每共游一个来回即60米时再次相遇。1分50秒内两人共游了(37.5+52.5)×=165(米),故应相遇了3次,分别在30米、90米和150米时,答案选B。
69. A [解析] 解法一:设今年男员工有x人,则女员工有(833-x)人,根据题意有:x÷(1-6%)+(833-x)÷(1+5%)=830x=329(人)。
解法二:由“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可知,今年男员工人数是去年的94%,分别把四个选项代入验证可知,只有A项除以94%后是整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70. A [解析] 设原材料的价格为x,上涨之前的总成本为15,原材料价格上涨了1,则上涨之后的原材料价格为:x +1,上涨之后的总成本为:15×(1+)=16,根据题意有:(1+x)÷16-x÷15=2.5%x=9。故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1÷9=,A项正确。
71. C [解析] 设商店是按定价打x折销售的,则10000×30%×(1+25%)+10000×(1-30%)×(1+25%)=10000-1000x=6,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72. D [解析] 由“要求女职员比重不得低于一半”可知,选拔可分为三种情况:(1)2男2女,这种情况下需先从4个女职员中选两个,再从4个男职员中选两个,最后减去4个职员都从一个科室中选出的2种情形,即C×C-2=34(种);(2)1男3女,C×C=16(种);(3)0男4女,这种情况下只有1种选法。故34+16+1=51(种),D项正确。
73. B [解析] 由“小赵休息了两局”可知,小钱和小孙打了2局,小钱和小赵打了8-2=6(局),小孙和小赵打了5-2=3(局),则三人共打了2+6+3=11(局)。由“小孙共打了5局”可知,小孙休息了11-5=6(局),由“每一局的输方下一局休息”可知,小孙不可能连续休息,故小孙必是休息一局打一局,到第9局时小孙休息,小赵和小钱打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4.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不合格的产品共有:8+10+9-7-1×3+1=18(种),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52-18=34(种)。D项正确。
75.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要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最大的切面应是一个底边为1,腰为的等腰三角形,其面积为:×1×,B项正确。
76. C [解析] 设A、B、C三个部门的人数分别为x、y、z,则,30(x+y)=38x+24yx∶y=3∶4;34(y+z)=24y+42zy∶z=4∶5,故A、B、C三个部门的人数之比为3∶4∶5。则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8×3+24×4+42×5)÷(3+4+5)=35(岁),C项正确。
77. B [解析] 设B管每分钟进水x立方米,根据题意可知,180÷90=2(立方米),则A管每分钟进水(x+2)立方米。则有90[x+(x+2)]=160(x+2)x=7(立方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8. D [解析] 设全市共有x万人,C区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1--×)×=,根据题意有:·x-·x=3x=44.2(万人)。故本题应选D。
79. B [解析] 设该月的日平均气温在30度及以上的日子为x天,要使其最多,则最热日的气温应尽可能地接近30度,故可假设最热日的气温都是30度,最冷日的气温都是20度,根据题意可知,30x+20×(30-x)≤28.5×30x≤25.5。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80.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3人一排比2人一排时少8排,4人一排比3人一排时少5排,则2人一排比4人一排时多13排。考虑最理想情况——两种排法队尾均排满,可求得班级总人数为13×4=52(人),则5人一排共11排,4人一排共13排,3人一排共18排,2人一排共26排,满足所有已知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81. C [解析] 本题属于位置类,考查的是图形的旋转,每一行中,单看图中笑脸的“眼睛”先顺时针旋转90°再逆时针旋转90°,单看图中的“嘴巴”先逆时针旋转90°再顺时针旋转90°;整个笑脸的变化趋势为依次逆时针旋转90°,根据此规律,选项C符合。
82. D [解析] 本题属于空间重构类,考虑相对和相邻关系,进行折叠可知A、B选项右侧面线条错误,C选项前面、侧面图形均错误,所以选择D选项。
83. A [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考查的是相同元素的数目,图中相同元素的个数分别为1、2、3、4、5个,由此未知图形相同元素应为6个,所以选择A选项。
84. B [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考查的是图形间的求异运算,第一个汉字和第二个汉字进行去同求异得到第三个汉字。根据规律,可知选项B符合,所以选择B选项。
85. C [解析] 本题属于数量类,考查的是图形重合边数和外面图形的边数,外面的图形和里面的图形相重合的边数分别为0、1、2,第一组的外图边数依次为6,4,5,第二组的外图边数应选择为5,3,(4),根据规律,选项C符合,所以选择C选项。
86. B [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和位置类的综合,观察图形可知①、⑤、⑥的两个相同的图形不相邻,②、③、④的两个相同的图形相邻,所以选择B选项。
87. B [解析] 本题属于样式类,考查的是图形的对称性,观察图形可知②、③、⑤都是上下对称图形,①、④、⑥都是左右对称图形,所以选择B选项。
88. C [解析] 本题属于位置类,考查的是图形中两个黑点之间的连线与图形内线段的位置关系,①、③、④的两点连线与图形中线段平行,②、⑤、⑥的两点连线与图形内线段垂直,所以选择C选项。
89. D [解析] 本题属于位置类和样式类的综合,考查的是图形经过旋转是否可以重合,①、④、⑥内两图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位置不一致,②、③、⑤中前图逆时针旋转90°与后一图重合,所以选择D选项。
90. A [解析] 本题属于位置类,考查的是黑点的位置,观察图形可知①、③、⑥的两黑点位于不同空间中无法相互连接,②、④、⑤的两黑点处于同一个空间中,所以选择A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 面对图形推理的新题型,首先要保持冷静,图形具有的属性和规律是一定的,改变的只是出题方法,内容并无大的改变,上面五道题目仍然是从数量、位置、样式三方面考查考生对于图形的理解,所以“万变不离其宗”,考生遇到新题型只要按照现有知识去做即可。
二、定义判断
91.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在工作中”、“人际”。选项A提到的奖金属于物质利益,选项B提到的是业余时间,选项C提到的分年龄层的管理,都未涉及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均可排除。选项D符合定义中的所有条件,所以选择D选项。
92.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选项A中只是王某调整了行为,并不是双方;选项B中没有涉及调整行为;选项C只有上级工商部门调整,而D选项两公司都做出调整。所以选择D选项。
93. B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体验产品”,选项A、C、D中都没有体验产品的行为,均可排除,选项B中含有新产品体验活动,符合定义,所以选择B选项。
94. B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行政主体”,考查定义的主体。选项B中的消费者协会是群众性社会团体,不属于行政主体。所以选择B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 定义中的主体是考查的重点。
95.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政策、法规的变动”和“个体收益”。选项A、B中都不涉及“政策、法规的变动”,故可排除;选项C中某县不是“个体收益”,不符合定义;选项D符合定义的条件,所以选择D选项。
96.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双方都不按照原计划进行沟通”。选项A中妈妈和小明尚未进行沟通;选项B中的王厂长并没有更改原计划;选项C中根本不存在“原计划”,均可排除;选项D中小李与编辑进行了沟通,双方作出了改变,符合定义。所以选择D选项。
97. B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将来不确定事实或行为”。选项A中的日期是附款行政行为,不符合定义“不确定事实”;选项C中的罚款和滞纳金都是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内容,不符合定义;选项D明显不符合定义;选项B中的主内容罚款是确定的,但“回乡后缴清”属于不确定事实,符合定义。所以选择B选项。
98. C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导致了与预期相反的社会现象大量出现”。选项A与预期相同,不符合条件;选项B中“不了了之”的结果,没有体现与预期相反,不符合条件;选项D加强了原预期效果,可排除;选项C中指出自来水公司本想表示近期不会停水,让市民放心,但是反而导致了市民的恐慌,与预期相反。所以选择C选项。
99. D [解析] 仿生学主要分以下4类:形态仿生设计学、功能仿生设计学、视觉仿生设计学和结构仿生设计学。根据鱼鳔的作用原理发明潜艇、发明能够模仿鱼类声音的电子诱鱼器都属于功能仿生设计学,故排除AB; C选项,迷彩服属于视觉仿生设计学;D选项,“巢居”属于结构仿生设计学。所以选择D选项。
100. D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不受正式组织管理限制”的组织,考查种属。选项A、B根本不属于组织,不符合定义;选项C不符合“不受正式组织管理限制”,可排除;选项D满足定义的条件。所以选择D选项。
三、类比推理
101.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应关系。按照航线飞行,按照提纲发言。所以选择C选项。
102.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应关系。根雕是树根做成的艺术品,剪纸是纸张做成的艺术品,同时根雕和剪纸都是从材料上去除多余的部分。所以选择A选项。
103. B [解析] 本题考查反义关系。亦步亦趋表示缺少主见,优柔寡断表示缺少果断。选项C中鼠目寸光缺少的是看待事物的远见,而非眼力。所以选择B选项。
104. C [解析] 题干中导游和旅行社是从属关系,同时导游按照行程带领游客游览观光。选项C中教师和学校是从属关系,同时教师按照大纲进行授课。所以选择C选项。
105. C [解析] 前两者是包含中的组成关系,后两者则是作用关系。选项C中听筒是电话的一部分,电话的作用是通话。选项B中眼镜的作用不是读书而是恢复视力。所以选择C选项。
106. D [解析] 本题考查主被动关系和场所。题干中的逻辑关系是患者在医院被治疗,选项D中罪犯在监狱被改造。其他选项不存在被动关系,所以选择D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 名词和动词之间的主动和被动关系是常考点,需要考生特别注意。
107. A [解析] 本题考查工具和主宾关系。屠夫用刀切肉,裁缝用剪刀剪布料。选项C中的法律是抽象的,题干中刀是具体的工具,故排除C选项。所以选择A选项。
108. D [解析] 本题考查象征关系。凤凰是吉祥的象征,狼烟是入侵的信号。所以选择D选项。
109. C [解析] 本题考查并列关系。咖啡和绿茶都是饮料;音乐和绘画都是艺术。所以选择C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 掌握类比推理中常考的二元关系是做好类比推理题的基础。
110. A [解析] 本题考查包含关系。比喻是一种表达方式,信件是一种沟通方式。所以选择A选项。
四、逻辑判断
111. D [解析] 本题属于假设加强题。题干所要加强的论点是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大,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目前成交量增加。需要增加的条件是在楼价与成交量之间搭建一个桥梁,选项D恰好完成了量与价之间的桥梁搭设。所以选择D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