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答案 - 正文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来源:2exam.com 2012-10-10 19:27:15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1. D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D选项围绕政府展开,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的内容:一教育,二就业,三收入分配,四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五医疗公共卫生体制,六完善社会管理。所以选择D选项。
2. C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常识。A选项:“金砖四国”是指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其中中国的出口额居世界第一。B选项:二十国集团由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国家(澳大利亚、中国、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韩国、土耳其)以及欧盟组成。其中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都属于亚洲发展中国家。D选项:不丹作为我国的邻国尚未与我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所以选择C选项。
3.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我国煤炭储藏量居世界第一,现在我国50%的石油依靠进口。所以选择B选项。
4. B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常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8条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A项错误。第7条规定,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C项错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D项错误。人口普查取得的数据,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所以选择B选项。
5. C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常识。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内蒙古、广西12个省区市。所以选择C选项。
6. A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士兵分到土地,才有动力进行战争,保卫家园。所以,①在③前。七届二中全会一个重要论点是:今后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所以②在③后。所以选择A选项。
7. D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D项中的三人均未获得参与投票人数的过半数的选票,故王某不能当选。所以选择D选项。
8. C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国防动员法》第8条规定,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所以选择C选项。
9. D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2010年新修正的《选举法》明确废止一直以来颇受关注的“城乡按不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条款,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所以选择D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 今年只有三道法律题,分别是7、8、9题。其中,有两道是关于新法的,第8题考查的是2010年新颁布的《国防动员法》;第9题考查的是2010年新颁布的《选举法修正案》。这提示考生在备考时,应着重加强对当年新法的关注。
10. 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B选项: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是前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C选项: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D选项:1969年,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的理想。A选项:1966年美国发射载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双子星座8号,在飞行中首次实现载人飞船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所以选择A选项。
11. C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选项:南水北调不属于科技创新成果,并且哥德巴赫猜想的最佳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B选项:1959年王淦昌等人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D选项: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以上科技成果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不合题意。所以选择C选项。
12. A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历史常识。B选项:现在中国的国防部长也仅是上将。我国军官衔级共设将、校、尉三个等级。C选项:粟裕是十大将之首。D选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是在1955年。A选项:陆军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所以选择A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排除D选项,可以从下面的思路开始。人们俗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邓小平历任一二九师政委、二野政委,和刘伯承地位相当,刘伯承被授予元帅军衔,而邓小平没有军衔,可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不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刚刚结束的1949年,而是在邓小平退出军队后的1949年以后的时间,所以D选项不是正确的答案。
13. A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地理常识。国道的编号根据国道的地理走向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线国道,其编号为1××。另一类是南北走向国道(纵线国道),其编号为2××。第三类是东西走向的国道(横线国道),编号为3××。A选项错误。所以选择A选项。
14. D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货币升值指某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价值增加或上升。这意味着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也要提高,影响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不利于本国的出口贸易,从而可能导致贸易逆差的扩大。所以选择D选项。
15. C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常识。2009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二,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首度超过国际警戒线50%。所以选择C选项。
16. B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1981年党中央在讨论和解决新疆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两个离不开”重要观点。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视察时,在充分肯定“两个离不开”思想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所以选择B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 民族关系是国考经常涉及的一个考点。例如2010年国考133题: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7. D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常识。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于20世纪九十年代。天津滨海新区成立于2009年。新疆喀什属于经济特区。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为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所以选择 D选项。
18. 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对于同级的地震,震源的深度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所以选择D选项。
19.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习惯上戏班、剧团被称为“梨园”而非“杏园”,A选项错误。京剧行当中的“净”指的是男性花脸,“旦”才是女性角色的统称,B选项错误。《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经典曲目之一,而非京剧,D选项错误。所以选择C选项。
20. A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殷商时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B项错误。越王勾践有时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C项错误。唐三彩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D项错误。素纱襌衣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所以选择A选项。
21.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同属横跨亚非两洲的埃及,帕特农神庙位于欧洲的希腊,B项错误。《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作品,C项错误。《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古典文学名著,D项错误。《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作品,“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大卫”雕像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三者都属于欧洲,A项正确。所以选择A选项。
22.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张芝被称为“草圣”,A项错误。《真书千字文》是陈、隋间僧人智永的代表作,怀素的代表作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等,C项错误。“苏黄米蔡”即“宋四家”,其中的“黄”指的是黄庭坚,D项错误。楷书四大家也称四大楷书,包括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赵孟頫(赵体),B项正确。所以选择B项。
23. B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历史常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发明的,A项错误。世界最早的彗星记录是《春秋》中记录“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C项错误。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居中,D项错误。四象在我国古代星相学指的是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B项正确。所以选择B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 今年的常识题有些言语细节判断题的意味。例如这道题A选项把伽利略偷换成开普勒,C选项把《春秋》偷换成《诗经》。上一道题的A选项把王羲之偷换成张芝,D选项把黄庭坚偷换成黄公望。这要求考生做题时认真谨慎。
24. D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常识。遇煤气泄露事件时不能使用房间电话,因为打电话产生的微弱电流有可能会引起煤气的爆炸。所以选择D选项。
25. C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地理常识。北回归线以北,纬度越高的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小。昆明的太阳高度角要大于哈尔滨,因此相同高度的住宅群,昆明的楼房间距应该小于哈尔滨。所以选择C选项。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6. A [解析]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孜孜不倦”形容勤奋,指工作或学习不知疲倦。“坚忍不拔”强调在困境中保持意志坚定。“按部就班”现多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通过后文的“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等词语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不停地勤奋学习。结合常识,荀子认为,环境、教育等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改变人性的外部因素,要使这些外在因素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还须通过个人主观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后天自觉的学习。故本题选A。
27. A [解析] “突兀”是指突然发生的,“生僻”是指不熟悉的,首先排除B和C两个选项。“超前”一词有时髦的、先进的意思,文段的意思是“有的高校博物馆现在不能免费开放”这是一个现实的话题,只不过没有条件做到。所以选择A选项。
“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昔日权势熏天,前来拜访的宾客甚多。在本句中是本意,意在说明很少有人去参观博物馆这一事实。“门庭冷落”多用来形容事业由盛转衰之后,少有人上门拜访之意。
28. B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我们可从第二空入手,信用卡支付使“我们感觉不到付账的痛苦”,结合常识做手术前进行麻醉即是为了达到使人的局部或全身的感觉消失的目的,故第二空填“麻醉”既形象又符合语境。验证第一空,“这样我们实际上就感觉不到花钱的消极面了”,表明信用卡把交易行为从“具体”变为“抽象”了。故本题选B。
29. B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固执”和“保守”是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很容易排除A、C。根据“总是用同一系列颜色表现同一类主题”可知第二空应填毫无“新意”。所以选择B选项。
30. A [解析] 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第一空的主语是个人信贷业,很少用“频繁”和“发达”两个词语来修饰。“有利可图”是主观情况,“节节攀升”是客观现实。从“总体上”可以判断出文段倾向于客观陈述,所以选择A选项。
31. A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本题原文选自2010年7月26日的番禺日报《从一枚生鸡蛋想到的》:“一位智者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也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权力的约束,实现了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梦想’。”从做题角度看,“大师们浩瀚的经典”很少用“重大”、“成功”来形容,排除B、C。第二空意为对权力的制约,不是“控制”,排除D。所以选A。
32. D [解析] 这是一道成语和实词辨析题。通过语境“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得知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话题,而不是强调纷争,也不是强调历久弥新,所以排除前面三个选项。同时“可意会不可言传”和“妙处”搭配最合适。所以选择D选项。
33. A [解析]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CD两项明显错误,首先排除。“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所以排除B选项。公共困难问题一般急于解决,所以选择A选项。
34. B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人们的忙碌”不可能使“古建筑更加凋零”,文中也没有涉及“误解”的问题,首选排除A、C。根据“每天都面临着彻底消失的命运”可知人们对此的态度是“漠视”,“麻木”的程度过重。第二空填“坚实”同时具有坚固、结实的语义,与“让孩子从小感受古建筑的魅力”相呼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5. D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和成语辨析题。文段意思是说城市历史与新元素的相互作用,并没有突出二者的“此消彼长”,排除C。“融会贯通”的意思是“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相辅相成”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故本题选D最合适。
36. D [解析] 既然是“经典”,就具有权威性,能够经得起考验,因此“质疑”并不能让经典遭受太大的“贬值”,由此可排除AC两项。对比BD两项,“缺陷”指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瑕疵”指微小的缺点。显然用“瑕疵”更为合适,这说明即使是“经典”,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瑕不掩瑜”的,这也和文段首句相呼应。故本题选D。
37. A [解析] 根据横线前的“演进”即可排除BD两项,和“演进”搭配的词语应该是一个表示时间过程的词语。这句话是讲金属发展史上,冶炼技术的发展,显然用“摸索”更合适,能够体现冶炼技术的渐进发展过程,与“演进”也能呼应。故本题选A。
38. D [解析] 本题考查动宾搭配。第一空的宾语是“世界大势”,这显然不是个人可以“运筹”的,排除A选项。C选项,“分析”这个词语显得过于平淡,与后面的“战略家的智慧”等词语表达的语境不符,予以排除。B项“观察”只是一种客观的“察看研究”,并不能体现这种“察看研究”所取得的结果,排除B项。D项的三个词语,显示了“我们”对世界形势的清晰了解,对“把握”未来的自信,对促进“合作”的积极态度。故本题选D。这是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
39. A [解析] 这道题可以结合现实来进行解答。近些年来,环北极地区国家纷纷展开对北冰洋主权的争夺。根据这一现实,即可判断本题选A。第二空的“趁机”体现了环北极地区国家对北极主权的争夺。
40. B [解析] 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后面的“右手拉弓弦则相对简单”可以断定第二空应该选与“简单”相反的词语,排除AC两项。根据第三空可以排除D项,“预留”有主动事先预存保留之意,显然,盲人在触觉上的优势并不是大脑“预留”的。故本题选B。
41. B [解析] 根据第一空即可排除AD两项,用“昙花一现”可以说明缺乏好产品做支撑的名牌是不能长久存在的,这和后面的“教训”相呼应。但第二空用“振聋发聩”显然不合适,这个词多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故排除C项,本题选B。
42. D [解析] 从后文中知,作者是去拍摄的,也就是捕捉镜头,捕捉心灵层面的感受。根据第二空后的“令人敬畏”这个词可以判断,“我”对当地人的生活态度是心存敬意的,而不是带着好奇的心理。由此可以判断本题选D最合适。此外,第三空填入“沧桑”和前面的“令人敬畏”也可以相呼应,都在表达作者的一种主观评价,而用“变迁”只是一种客观的描述。
43. A [解析] 根据第一空前的“艰涩”可以判断填入第一空的词语应该与之意思相反,由此即可排除CD两项。第二空,“匠心独具”用来形容艺术构思运用得很独特。第二空是要讲本来有可能晦涩难懂的著作,真正读起来却颇有趣味这件事,显然不能用“匠心独具”。因此本题选A。
44. B [解析] 第一空根据最后一句的“从而形成了”可以判断,文段讲述的是皮影戏的演化发展,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再根据最后一空,可以排除A项,“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形容敢于革新、勇于创造的精神,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文段是讲皮影戏形成了诸多流派,说明皮影戏的发展变化,而不是讲皮影戏的革新创造。故本题选B。
45. A [解析] 根据第一空后的“羞愤”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该与“羞愤”表达的意思相接近,感情色彩相一致,由此即可排除BC两项,“不齿”和“误解”都是表达当事人对建言的一种态度,而不是讲自己的主观感受。第二空对比“精辟”和“鲜明”,“鲜明”多用来修饰立场、观点等,用在此处不能体现出讲话内容的价值。排除D项。故本题选A。
46. D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题的行文脉络为“分—总”式,文段的前两句话论述了历代的政治哲学、历史哲学早已看清权力私有的危害,具有醒世作用,但是不能融入到法律层面的刚性力量之中,只能转变为文学作品流传于世。文段最后一句总结前文(标志词是“因此”),解释了“咏史”诗作大量诞生的原因。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47. B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通过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可知,重点内容出现在最后部分,前文起到解释作用,解释了豆浆价格高于牛奶的原因。B项为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所以本题选B。A、D很容易排除,C项“根本原因”表述不对。
48. C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通过对原文内容概括可知,文段通过对伊顿预言得以验证的事实来说明国民创造能力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C项为引申最合理的一项。所以选择C选项。
49. A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通过对前文分析可知,两个“如果”构成递进关系,前一个“致癌”的言论已经“能吸引一堆眼球”,如果继而指出“跟现代技术有关”,应该是“更”怎么样;再结合语义及消费者的心理,人们已经对现代食物的品质产生了质疑,如果有人指出深层次的原因,自然会得到公众认同。由此看来A项最符合全文的语境。
50. D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首先文段设下的环境即为“信息时代”,提出“信息流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顾客需求是刺激源”,接着详细论述了信息在企业运行各环节中是怎么发生作用的,所以可以推出其意图是强调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题选D。A、B、C项均没有突出“信息”这一关键词。
51. A [解析] 文段首句为并列结构,分别从诗人和知音两个角度谈,诗人创作诗,知音理解诗。第二句列举具体的诗词为例子,说明诗歌的意象及其影响。对应文段,关键词为诗、知音、意象。正确答案为A。B、C项其对应的并不是文段主要内容,故不能选此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真题答案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试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10月8日)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0月8日)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