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网友:只有老百姓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四个方面无后顾之忧了,才更能刺激消费,不然大家就只有捂紧钱袋不敢花钱。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让人有了钱也不敢花,万一有事那是保命钱啊。所以认为应当从加强保障体系人手,加大公共服务投资力度,让积累下来的财富能够切实变成老百姓生活幸福程度、安全感的提高。只有安全感提高了,才能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我觉得最能刺激消费的是让人民有一种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其他的都是短期行为。中国之所以储蓄率世界第一,就是因为我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没有完善的福利保障,我想即使是零利率人们也会继续拥钱而居的。
4.刘国恩(北大教授):呼唤“全民医保”。
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立法,一个明确的法律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我极力建议把“全民医疗保险”这个名词写进去。有些人认为会吊国民的胃口,使财政支付能力出现潜在的危机。我认为如果国家未来发展有这么一个目标,为什么不能告诉百姓。如果给百姓一个明确的预期,能够启动老百姓的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他不必把三五千块钱存在坛坛罐罐里面,用于他本来很担心的、未来不确定的疾病问题。不管是从发展目标讲也好,还是从启动国民消费也好,“全民医保”写入法律的效果,正面要多于负面。现在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这三个制度的安排,事实上往前走一步就到位了。
其次,是关于国家财政对医疗保险的投入问题。国家财政投入国民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手段。从经济、政治和发展、效率等角度分析,国家财政都应该加大力度。如果我们要确定各种机构和个人缴费的义务,或者责任,就更有必要强调国家公共投入医疗保险的比例。后者比前两者更有必要。
最后,社会保险要赋予国民一个选择的机会。如果推出不同的计划,给老百姓一个选择的空间,可以在不同缴费水平上实现相应的利益,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层面的需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