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破解高费率困局。
在社会保险缴费上,最棘手的有两点,一个是缴费费率,一个是缴费基数。
在缴费费率上,目前我国企业应缴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还不包括住房公积金)高达企业工资总额的30%到40%,若加上员工个人缴纳的部分,合计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约占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半左右。当这一成本难以通过企业效益的快速增长及时消化时,要么导致守法企业市场竞争活力削弱,要么使企业逃避社会保险缴费义务,导致社会保险实际缴费严重不足。
缴费基数与费率也紧密相关。由于企业对高费率不堪重负,各地在征缴社会保险过程中,往往采取各种灵活变通的手法,允许或“默许”企业以基本工资甚至是最低工资,而不是实际工资总额为基数,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这些近似“折扣让利”的办法,一度起到了缓解企业缴费压力和解决征收实际困难的作用,但其以忽视劳动者社保权益为代价,缺乏合法性和正当性。因此,这种“打折”征缴只能将企业当时的缴费压力,转化为以后不断发生劳动争议的风险,从长远来看,更不利于企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社会保险费之所以陷入当前的困局,与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构成和社会保险费率确定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我国虽然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政府三方投入的模式,但是与前两者以直接缴费的方式进行投入不同,政府的投入实际是对社会保险基金赤字进行弥补的财政担保,并没有一个稳定的投入比例和额度。因此,社会保险基金赤字越小,政府实际的财政投入就越小。这就会刺激政府通过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费投入,采取高额缴费的办法来缩减社保赤字、减轻财政投入。
最终出现的戏剧性结果是:当高额缴费导致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不堪负担而逃避缴费义务时,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从表面上看就与政府“无关”,而纯属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争端,这无形中增加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不信任感。
8.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有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在迈入市场经济过程中,步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国有企业负担沉重、冗员过多是一个重要原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的治本之策。
国有企业办社会、冗员问题严重,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制度原因。为广大职工的生老病死和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企不分,国有企业成了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因而许多本应由政府和专业保险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障,变成了由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使社会保障企业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局面。同时,国有企业作为政府的延伸,必然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这也要求国有企业通过为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稳定社会。不仅如此,社会保障的企业化或企业办社会,还使国有企业的福利待遇大大高于非国有企业,从而不断地吸引着劳动者进入国有企业,而原有的国有企业职工又不愿意离开国有企业,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职工规模越来越大,冗员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可见,企业办社会与国有企业冗员问题严重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张“网”从制度上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但在目前,全国还有几百万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没有医疗保险”。近日,中央财政首次决定从2007年财政增收中拿出80亿元帮助地方“关破”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这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迈出了关键一步。10.新华网北京
这位负责人说,2007年初,原劳动保障部下发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截至2007年底,全国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内部控制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11.“套取基金是为了用之于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现在已经实施6年。但在2008年,湖北省云梦县却曝出了套取新农合基金的事件。据
云梦县卫生局则对虚报人数套取国家配套资金的说法持绝对否认态度,但承认有“多报”现象,而“钱还是用在老百姓身上”。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知情人士分析,按照各村每年多报人数来算,全县近两年每年多报人数接近10万,从国家套取的配套资金每年多达数百万元。而云梦县沙河乡卫生院、隔蒲镇卫生院则通过伪造病历的方式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挪作他用或者弥补亏空。而这两家医院均业务收入不高。
孝感市卫生局副局长胡明刚则说,经费紧张使这两家医院盯上新农合基金。云梦作为试点县,多次发生这种套取基金的事件,主要是监管不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