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辅导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10月16日)

来源:2exam.com 2012-10-17 14:42:34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10月16日)第一部分  言语表达与理解

1.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巨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需要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力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2.理学重道德的修养固然不错,其对于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贡献,也不容忽视,但不能否认,理学所倡导的偏重道德轻视事功的倾向,还有它那过分的内省自律,正好为专制帝王起到了为渊驱鱼的效果。读书人的大丈夫气概日渐消亡,英雄豪杰只有在草莽中孕育,从梁山泊里诞生。宋、明两次亡于外族,无疑与宋代以来主流思想的自宫与内敛不无干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A.理学特有的价值取向迎合了古代统治者的统治需求

B.理学所倡导的精神导致古代读书人中很少出现英雄豪杰

C.读书人大丈夫气概的缺失和理学自身的特点有关

D.宋明两次亡于外族,理学伦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在解构主义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在功利取向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人们缺乏理性向道德妥协的意识,迷信于理性计算,从而使得信仰与道德日渐荒漠化。信仰的缺失必然造成人无法对生活及生命的意义进行完整解读,缺乏对规则的敬畏,从而信仰被理性“杀死”。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理性和信仰的相互对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

B.在现代社会,理性需要向道德妥协,人需要有信仰

C.迷信理性,会导致信仰缺失、道德沦丧

D.在现代社会,道德和信仰的形成非常困难

4.学术没有钱就像艺术没有钱一样,大概是很难发展的。马克思没有恩格斯的资助,怕是写不完《资本论》的——尽管他是天才。杜甫如果不是有当着刺史、节度使,可以给他资助或支一份饷银的高适、严武辈可以投靠,他在成都那些年的生活、创作,都得是另外一副模样——哪怕是诗圣。但是,单靠钱也堆不成学术,堆不成艺术。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没有钱,学术和艺术的发展寸步难行

B.马克思和杜甫的成就离不开朋友的资助

C.钱是学术和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D.只有钱和没有钱一样,学术和艺术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5.人类一直就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即使万一猜到了,也肯定不知道如何去实现最好的生活,即使碰巧猜到了什么是实现最好生活的条件,也一定做不成,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但确实如此,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总是使任何普遍合作成为泡影。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实现最好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B.只有普遍合作才能实现人类的美好生活

C.人性的缺陷使人类无法达到最好的生活

D.人性具有反合作的缺陷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请开始答题:

11.某大学寝室有8人,三个是广东人,一个是北京人,有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保送生,三个是贫困生。假设上述介绍涉及该寝室的所有同学,则下列关于该寝室同学的判断与题干有矛盾的是:

A.保送的学生来自北方B.北京人既不是保送生也不是贫困生

C.有两个贫困生是广东人D.没有一个来自黑龙江的学生

12.宏达公司管理人员的平均年薪为20万元,而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是18万元,公司所有员工的平均年薪是12万元。

如果以上信息是正确的,能够推出以下哪一项结论?

A.至少有一位员工的年薪比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低

B.没有一位销售人员的年薪比管理人员高

C.至少有一半管理人员的年薪比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高

D.宏达公司的管理人员少于销售人员

13.如果一个人在A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A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一个人如果在A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行,无法继续留在这里。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一个人在B城市乱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A城市

B.如果一个人道德修养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A城市

C.生活在A城市的小李在过马路时将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将难以再留在A城市

D.小王没有留在A城市说明他缺乏道德修养

14.北方某地区为了应对干旱,居民用水量已经受到严重的限制。不过,目前水库蓄水量与5年前该地区干旱期间的蓄水量持平。既然当时居民用水量并未受到限制,所以现在也不应该受到限制。

下列哪一陈述为真,将最严重地削弱作者的主张?

A.居民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很大

B.自上次干旱以来,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节水措施

C.5年来该地区的人口数量显著增加

D.自上次干旱以来,该地区并没有建造新的水库

15.甲、乙、丙、丁、戊、己是一个家族的兄弟姐妹,已知:甲是男孩,有3个姐姐;乙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丙是女孩,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丁的年龄在所有人当中是最大的;戊是女孩,但是她没有妹妹;己既没有弟弟也没有妹妹。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己是女的且年龄最小

B.丁是女的

C.六个兄弟姐妹中女孩的数量多于男孩的数量

D.甲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6-20题

\

16.到2010年末,股民资金开户数比2005年末增长了大约:

A.90%B.98%C.100%D.101%

17.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量同比增长的年份共有几个?

A.1个B.2个C.3个D.4个

18.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的户均交易量最大的是哪个年份?

A.2007B.2008C.2009D.2010

19.2005~2010年财产险每年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之比大约在什么范围内?

A.10%~25%B.20%~50%      C.40%~70%D.60%~90%

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8年出现股票、基金交易同比下降约为60%,而期货交易量同比增长约为90%

B.2005~2010年,该市的证券营业部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末比2005年末增加了27家

C.2005~2010年,2010年的财产险保费收入和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最快,2008年的财产险赔款支出最接近人身险给付支出

D.每年获得的人身险保费收入约为财产险保费收入的2~3倍,因此获得人身险给付的人数比获得财产险赔款的人数更多 

第一部分  言语表达与理解

1.【答案】D。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B项与文段主要内容无关,故首先排除。文段意思是满足“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这三个条件,就能使多数所有权合法化,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最终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故答案为D。

【考点点拨】本题的干扰项是A。文段首句提到所有权合法化的三个条件:“真心希望……,愿意……,能够……”,A项只涉及其中一个条件,比较片面。

2.【答案】C。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理学所倡导的偏重道德轻视事功倾向和过分的内省自律的消极作用。选项A并非理学的消极作用;选项B“理学所倡导的精神”范围过大,文段强调的是理学精神中的偏重道德轻视事功倾向和过分的内省自律的思想。并且“导致”这一说法也过于绝对;选项D宋明两次亡于外族的原因并不是文段主要论述的内容。故本题答案为C。

【考点点拨】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或争取的力量赶到对立的一方去。

为渊驱鱼用在此处表示的意思是理学的价值取向本来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但其“偏重道德轻视事功的倾向”和“过分的内省自律”在客观上却起到了反作用,造成国家武备实力空虚——读书人大丈夫气概缺失及宋、明亡于外族——此结果恰恰与统治者的利益相悖。也正是“但”所强调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分析,也可排除A项。

3.【答案】B。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缺乏理性向道德妥协的意识,从而造成人们道德和信仰的缺失,而这种道德与信仰的缺失终会酿成不良的后果。因此,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需要有信仰,理性需要向道德妥协,故本题答案为B。

【考点点拨】本题干扰项是C。作者通过文段想要表达的观点一般是告诉我们要怎么做,C项只是对现状的描述,且表述过于绝对。

4.【答案】D。解析:文段首句指出学术和艺术没有钱很难发展,其后举例论证这一观点,最后一句讲的是仅靠钱学术与艺术也很难发展。综合分析,即答案D。

5.【答案】C。解析:文段是一个层层递推的结构,由人类一直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到即使猜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去实现,再到即使知道怎么实现也做不到,最后点明原因:人类的好事需要普遍合作,而人性的缺陷使得人类无法做到这一点。综合分析,即人性的缺陷使人类无法实现最好的生活。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11.【答案】C。解析:将C项代入,则题干涉及的人包括3个广东人(包括2个贫困生)+2个北方人(包括1个北京人)+1个保送生+1个非广东的贫困生=7个人,与涉及所有8个同学矛盾。

12.【答案】A。解析:由所有员工的平均年薪比销售人员的平均年薪低,可以推出A项正确;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年薪都可能有高有低,B、C两项错误;D项人数也不能推出。

13.【答案】C。解析:题干推理为:在A城市乱扔垃圾→没有道德→没有朋友→无法继续留在A城市。C项由这个推理可以推出。A项B城市与此无关;否前不能否后,B项错误;肯后不能肯前,D项错误。

14.【答案】C。解析:题干由蓄水量持平和5年前没受限制推出现在也不应该受限制,C项为真则说明现在情况有变化,需要受到限制,削弱了作者的主张。A、B两项与题干论证无关;D项没有新建水库说明与之前情况一样,也不能削弱。故答案选C。

15.【答案】B。解析:由“丙是女孩,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可知6个人中有3个女孩,则也有3个男孩,排除C项;再由“甲是男孩,有3个姐姐”可知,3个女孩都排在甲前面,排除A、D两项。故答案选B。

\



2013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模拟试题答案
2013国家公务员行测余数相关问题模拟习题答案
2013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拟习题答案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试卷答案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试卷答案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真题及答案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真题及答案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真题及答案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及答案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二)
200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一)
2013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命题趋势及特点
2013国考行测论证推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考点预测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趋势与方向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