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辅导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行测类比推理例题答案解析

来源:2exam.com 2012-10-30 12:44:48

 类比推理是行测试卷中,考生用以节省时间最好的一种题型,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尤为重要。下面,卞老师对此进行详细讲解。

  一、遣词造句法

  遣词造句即通过语感对题干所给出的刻苦进行造句,再将四个选项代入所造句子结构中,最为合适的即为答案。实质上,这种方法就是通过造句的方法自然取得词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类比推理题(尤其是三词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

  例1:记者:采访:节目

  A. 科学家:实验:论文                   B. 工人:工作:生活

  C. 司机:驾驶:汽车                     D. 地铁:交通:铁路

  【解析】这道题考生如果不分析三个词之间的关系,直接运用遣词造句法,“记者采访节目”,很容易误选C项“司机驾驶汽车”。

  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步,分析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采访”是“记者”的工作,“节目”是“采访”的成果。利用语感造句“记者进行采访,最后可能制作成节目”。第二步,套用该句型,代入选项。A项中“科学家进行试验,最后可能发表成论文”。因此,选A项。

  例2:导游:旅行社:行程

  A. 职员:公司:总结                     B. 演员:剧院:表演

  C. 教师:学校:大纲                     D. 司机:车队:驾照

  【解析】“导游按照旅行社确定的行程完成工作”,套用该句型,代入选项。“教师按照学校安排的教学大(微博)纲进行教学”,符合题干逻辑。因此,选C项。

  二、纵横对比法

  考生一般只通过词项间的横向比较来确定关系,却忽略了题干词项和选项词项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纵向对比。这种方法多在词项之间关系差异细微时运用。答题时将四组备选项看完后,针对与题干词项有最多共性,或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进行对比判断。

  例1:树根:根雕

  A. 纸张:剪纸       B. 陶土:瓷器       C. 竹子:竹排       D. 水泥:砚台

  【解析】题干为原材料与成品关系。根雕的原材料是树根,剪纸的原材料是纸张,竹排的原材料是竹子。但是根雕和剪纸都是艺术品,而且二者都是从原材料上摒弃多余的东西。针对多个选项符合题干表面逻辑的题目,一定要进行纵横对比,挖掘其本质属性和联系。因此,答案为A项。

  例2:签约:解约

  A. 结婚:离婚       B. 订货:收货       C. 上班:下班       D. 贷款:贷款

  【解析】题干为矛盾关系。签约、解约是相对的一组动作,也是一种关系的确立和解除。选项与题干除了横向对应,还存在纵向对应。A项中结婚和离婚既是一组动作也是一种关系的确立和解除;B、C两项没有关系的确立和解除;D项中贷款方式之一是贷款,排除。因此,答案选A项。

  三、词性对照法

  准确判断词性要在答题时将四个选项看完,然后逐一分析,找到与题干词项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通过对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有时候可以排除1~2个干扰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一般在题干逻辑关系不明显或较复杂时使用。

  例1:考试:考生:成绩

  A. 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 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 工作:职员:工资待遇                 D. 饭菜:厨师:色美味鲜

  【解析】词项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按此句型分析各选项。A项“网民通过电子邮件实现往来”,与题干逻辑关系相似,但是词项间的没有一一对应;再从词性进行考虑,题干是一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的组合,B项中三个词项都是名词,不符合;D项中“色美味鲜”是形容词,不符合。因此,答案选C项。

  例2:心理:承受

  A. 干扰:闹钟       B. 信息:刺激       C. 睡眠:质量       D. 消化:吸收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不明显,尝试从词性入手进行分析。“心理”是名词,“承受”是并列式合成动词,即“承”和“受”都能表示“承受”的意思。结合选项,“信息”是名词,“刺激”是并列式合成动词。因此,答案选B项。
2013国家公务员行测类比推理例题答案解析


2013国考行测论证推理样本问题例题答案解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片段阅读模拟试题答案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部分模拟试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及答案(2)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答案(10.29)
2013国家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3国考行测加强论证型题目历年真题解析
2013国考行测集合推理中换位历年真题解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有效解决方案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真题及答案(二)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论证类历年真题解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程类问题历年真题解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历年真题解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题型预测解析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