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实践中仍存在的困惑和阻碍,更多的问题来自于人们的认知落后于客观现实的发展。”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分析,党政官员、普通党员、老百姓对科学发展的认知和理解或有不同,对于深化改革、全面改革的迫切性的认识也未必完全统一,改革的难点不言自明。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分析:“改革不都是完美无缺的,有些人开始怀念过去的做法,有的人甚至希望改革停下来;但是中国今天的社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
历史学家认为,在更宏观的时空中考量,拥有数千年厚重历史的中国推翻帝制迄今也不过百年有余。针对那些封闭僵化的观念而言,改革其实也才刚刚起步,必须也必将持续下去。
对中共而言,无法形成共识,就无法推动改革。
“中国式改革”如何进行到底?
在十八大开幕式上,胡锦涛将改革开放形容为“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对于中共新的领导班子而言,至关重要的是这场“中国式改革”如何“接力”,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观察家认为,中共正在推动的新一轮改革,首先必须从源头上增加动力、凝聚共识。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永葆国家发展动力”。
“改革的最终动力来自于人,来自于老百姓。”复旦大学“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基地郑长忠博士分析,“正在迈向执政百年的中共,需要整合13亿人的多元诉求,力求使执政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与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整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改革是最好的出路。”
通过十八大的召开,中共高层正在2000多名党代会代表、全国8200多万党员中凝聚这样的共识。
在改革和发展理念上,中共新一轮的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股力量形成合力。分析人士认为,可持续的改革,需要人民的支持和政府的勇气,这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搞好顶层设计的关键就是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尊重人民群众对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
改革需要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先行。十八大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教授分析,中共正在从“摸着石头过河”逐步迈向体制化和机制化的改革路径,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具有整体性、战略性和规律性。这将有助于巩固改革既有的成果,使中国现代化范式的内涵更深、外延更广。
今年早些时候,胡锦涛强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观察家认为,在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带领下,中国党和人民将会把改革进行到底。
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中共代表说实话不说官话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公众心理健康程度依据五大国标评判2012十八大代表孙杰收入不均衡成争当公务员主因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男女平等”写入十八大报告有何深意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小学生追问如何吃到放心零食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实现男女平等还需增加“娘子军”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中纪委报告中首次写入"政治清明"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探讨2012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公职人员财产公示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最高人民法院不回避个别错案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北京15万套保障房开工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012十八大时政热点住房、医疗、就业、居民收入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张贤亮大笑否认包养五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