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教师招聘 - 浙江教师招聘 - 正文

 
2011浙江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1-1-13 编辑:独孤酒溅 【字体:小 大】
2011浙江省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说明

 

1、桑代克与苛勒关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实质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3、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与奥苏伯尔接受学习的比较

5、加涅对教学心理学的贡献

6、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

7、加涅的认知加工学习观。

()应用

1、强化对学习的意义

2、斯金纳关于行为塑造、程序教学的意义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意义

4、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划分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5、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学习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九、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识记

1、知识的概念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2、安德森关于知识的分类

3、概念的学习

4、规则学习及其方式

5、问题解决学习

6、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7、策略的概念与种类

8、学习中的主要认知策略

9、学习中的主要监控策略

10、学习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

()理解

1、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2、规则学习的条件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5、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6、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7、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8、迁移的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应用

1、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陈述性知识

3、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

4、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迁移。

十、学习动机

()识记

1、学习动机的概念

2、自我效能感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理解

1、动机的种类

2、成就动机理论

3、归因理论

4、自我效能理论

5、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应用

1、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十一、教师心理

()识记

1、角色的概念

2、角色期待

3、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4、教师的人格特征

5、教师的行为特征

6、教师期望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

7、专家型教师

8、心理健康。

()理解

1、教师角色期待的形成

2、教师职业成长的过程

3、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

4、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5、教师的压力与应对

6、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干预。

()应用

1)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促进教师的成长?

2)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

一、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识记

1.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概念。

2.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

 3.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适用、教育行政执法、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教育法学基本概念。

()理解

1.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中的地位;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2.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调控与教育法规的制定、执行(适用)、监督等过程程序。

3.有关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适用、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教育法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三)运用

1.能够辩析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2.能够运用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或教育法学)基本理论分析中学教育中的政策、法律问题案例。

二、现行主要的教育政策及重要规定

()识记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政策文献的名称、颁布时间及其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规定。

()理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政策文献的基本精神和它们对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运用

能够运用上述教育政策文献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有关的政策规定,分析中学教育中的政策问题案例。

三、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

()识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主要条款;

2.我国现行教育法律的的名称、颁布与开始施行的时间。

3.我国教育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方针、教育(办学)基本原则、公民受教育权、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法律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单行(专门)法律关于义务教育的制度、方针、领导与管理体制、实施主体与职责、学生、学校、教育教学、经费保障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待遇、奖励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法律规定。

5.《教师资格条例》关于教师资格的获得条件和撤销、丧失法定情形等规定。

  ()理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性质、地位和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的相关内容及法律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相关法律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规定。

4.《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禁止使用童工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教育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小学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

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规程》、《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浙江省中小学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

(三)运用

1.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法规类型: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2.能够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判别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分析教育违法问题。

四、“依法执教”、预防常见违法行为(侵权)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识记

“依法执教”的涵义和依法执教的标准(或要求)。

()理解

1.依法执教的意义。

2.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人格权、隐私权、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财产权、著作权以及性侵害和不作为违法侵权)及表现特征

3.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4.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三)运用

能够按照“依法执教”标准(或要求),进行案例分析,判别现实中的教师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

()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

()名词解释(4题,每题4分,共16)

()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

()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

()材料分析题(1题,每题15分,共14)

Ⅴ.试题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被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 感觉的相互作用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苛勒    D. 勒温 

二、名词解释

1.感觉后效

2.学校教育制度

3.教师权利

三、简答题

1.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简述我国教师具有的基本权利。

2.注意分配的条件。

3.校园文化的构成。

四、论述题

1、论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2.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

五、材料分析题

试用所学的教育学原理知识对下面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

爱是最好的老师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教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出他们的未来。

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了各种数据,最后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长大成人。有的还住在那里,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来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其中只有4人曾经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还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后来他们被告知: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通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

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孩子还记得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不知道,”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