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简介
昌平位于北京西北部,全区总面积1343.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良好,全区林木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1.8%和40.3%,已正式获得国家卫生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命名;创新要素富集,辖区聚集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汇集了近2万名科技从业人员;人文景观荟萃,有36处景区景点、80多处文物古迹,其中包括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的小汤山镇。全区共有15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即回龙观镇、沙河镇、东小口镇、马池口镇、小汤山镇、南口镇、北七家镇、十三陵镇、流村镇、南邵镇、崔村镇、兴寿镇、延寿镇、阳坊镇、百善镇、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北街道、霍营街道,共计303个行政村、192个社区。近年来,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昌平已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范围,成为北京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TBD)等一批国家和市级的重点产业功能区,在首都创新和产业发展格局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功能,占据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将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转型升级,努力把昌平建设成为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
昌平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实行区、镇、村三级管理,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选拔聘用、教育培训、培养使用、考核奖惩、流动发展等工作,各镇(街道)、行政村系统化、常态化、具体化管理大学生村官。2006年以来,全区制定了《昌平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暂行办法》、《昌平区大学生村官业绩考核办法(试行)》等政策,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育培养,完善管理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党务村务工作和北京奥运会服务保障、人口普查与经济普查、世界草莓大会、北京农业嘉年华等重点工程,在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繁荣农村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开展“昌平农村进高校”、“首都高校进昌平”活动完善校、区选送对接机制,通过组织“双选会”、无领导小组讨论等面试方式开展选聘工作,保持了“村村2名大学生”的动态平衡,8年间共选聘了1648名大学生村官,其中:男性820人、女性828人,2006届165人、2007届225人、2008届225人、2009届155人、2010届211人、2011届258人、2012届192人、2013届217人,专科学历448人、本科学历998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博士研究生学历202人;914名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成功转岗、有序流动,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青年人才。
地址:昌平区政府街1号。
电话:80105939
传真:8010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