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面试辅导 - 正文

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正视“井下人”身后光鲜城市的“背面”

来源:2exam.com 2013-12-15 15:58:33

 北京“井底人”王秀青的生活,最近持续受到社会关注。继井被封住后,王秀青搬进的废弃岗亭也遭遇拆除。(12月8日《新京报》)

  从被媒体关注的那一刻起,王秀青已维持十多年的井下生活开始被改变,先是井被封,继而是暂时寄居的废旧岗亭被拆除。虽然很多爱心人士向王秀清表达了帮助的意愿,但对于这位将三位孩子送进学校的五旬汉子而言,一个能让其继续工作的庇护之地,仍充满不确定性。

  媒体的关注是为了改变,确切地说,是希望这样的边缘式存在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继而得到较为体面的救济。但有关部门的反应,自始至终都是基于“怕影响不好”,而没有想过这些“井底人”将在何方渡过寒冬长夜。似乎在有关部门眼中,被社会各界关注的“井底人”,是必须尽快消除的城市“污点”。至于这群人生活该如何继续,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

  如果在救助理念上,城市管理者仍将城市形象和秩序优先于城市边缘群体的生活改造,那么,这样一群人注定难以得到妥善的救助。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王秀青得以谋生的擦车差事,也像他那没有阳光的井下生活一样——城管一来,收入也就没了。这何尝不是一种荒诞的隐喻:工作也好,居所也罢,他们注定只能是光鲜亮丽的城市背面不能见光的存在。

  该怎样去救助那些漂泊在城市边缘的居无所居者?这或许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命题。包括救助的常态化、立体化——从就业到居住等。但是,在治理层面,先去正视那些作为城市暗面的存在,才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不管这些人的身份与地位如何,他们都应该是城市的客观存在,而非挥之即去的伤疤。如果在管理者眼中,他们仅仅是不该存在的“污点”,又怎么会在治理上给予真正人性化的救助与扶持?前段时间,北京宣布在2014年前消除群租,之所以让人觉得这是要驱赶群租人,也是缘于相同原因。

  委婉一点说,封井式治理作风,只能治标;而实质上,那些被封住的井,恰恰是城市以人为本治理文化缺失的现实印记。这种思维,从桥下水泥锥,到驱逐流浪者,再到今天的井下之家被封,都得到了现实展示。

  更可怕的是,都说围观可以改变现实,可如果围观不再起作用,甚至那些基于同情心和媒体责任感而来的围观与报道,反而起到“反作用”,寒冬里的居无所居者们。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庇护之所?

  王秀青11岁的小儿子说,“平常上下学走在路上,看到井盖时,就会想起来,我爸就是在那底下住着的。”这位孩子心声,管理者也该有所启发。由井下之民联想到的,不应该只是对于城市光鲜形象的“影响”,不应是不惮于在寒冬里施行驱赶,而是如何去照亮那些井下的城市“背面”。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