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面试辅导 - 正文

国家公务员2016面试时事新闻:莫让“朋友圈”出“圈”

来源:2exam.com 2016-1-1 23:41:34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对交流工具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也直接催生了一大批交往软件的开发,在这其中,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微信无疑是当今人与人之间交流重要的工具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腾讯公司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将微信业务不断完善,现在的微信早已不再仅仅是一款简单的交际工具,它集交流、娱乐、支付以及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不知不觉间人们竟然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已然离不开微信,从某种程度上说,微信实现了其广告语中所宣传的:“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不可否认,微信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今天的我们在公交车上、在大街上、在商场里甚至饭馆里都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刷屏或对着手机发语音的男男女女。在微信运用过程中,朋友圈是一项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功能,它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状态、心情,还可以上传照片、视频,甚至可以分享自己喜爱的网站、文章以及货品。由于微信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极大地改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哪怕朋友之间相隔万水千山,打开朋友圈轻轻一点,便立刻可以知道他现在的状态,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微信才会发展如此迅猛。从这一点上说,微信真的成为了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我们看到的微信朋友圈,其实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在里面你几乎可以找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加之其快速传播的性质,我们才必须对朋友圈加以限制,对其给予适当引导,否则,朋友圈一旦出了“圈”,只会让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从而与微信创设之初衷相违背。

虽然网上早就有高人总结朋友圈的各种类型,但笔者觉得在此还是有必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之加以归纳,在笔者看来,依据朋友圈的内容,现在的朋友圈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四个类型:

第一类,转发一些貌似很有哲理实则浅薄的“酸文”。这一类转发者多多少少读过些书,有一定知识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所以乍一看他们好像很有学识、很有涵养、很有尝试,但细究之下很容易便能发现他们本质上的虚弱,由于缺少足够的沉淀和自己的思考,因此更多时候只能故作怀才不遇状隔靴搔痒地感叹社会与人生或思古悠情。对这类内容稍加品读会发现,它们多为“方便面”式的快餐——虽然短时间能让人吃饱,却并没有多少营养,刻薄一点说,转发这些的人其实从一个侧面也暴露了自己并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本质;

第二类,狂发自拍照或自我感慨文字,一副唯恐天下不识的派头。毫不夸张地说,这类人以年轻女生为主,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多愁善感的男生,他们高兴了拍、不高兴了拍,生气了拍、大笑了拍,在家拍、出门拍,吃饭拍、上课拍、打球拍、甚至去医院了也拍……这样固然有利于周围的亲朋好友了解他最近的状态,但也浪费了自己大把的青春。有人说,这就是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对此,笔者并不否认,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与时代特色,但如此夸张地陶醉在自己的各种自拍里,实在看不出能构成什么大的时代风潮;

第三类,滥发广告,其自己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可谓玲琅满目、应有尽有。相较于前两类来说,这类人的朋友圈动机明确、目的纯粹——借朋友圈作广告,从而达到推销自己产品的目的。这类朋友圈的主人对朋友大多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人当然是越多越好,人越多,自己的广告效应也便越强,其产品卖出去的可能性更大。其实他们也根本不管你想不想看或要不要看,只是“肆无忌惮”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大发特发广告,从而极大地浪费了相当一大部分并不此需要人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造成了另一种“污染”;

第四类,动不动就拉朋友投票或填写问卷,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无聊、无用更无意义,除了白白浪费精力之外并无多大用处。其实从深层次上讲,这类朋友圈内容与第三类并无本质的不同,只不过其宣传和鼓吹色彩并不是那么明显而已,但朋友圈里这种东西一旦过多,也便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朋友圈本来的功能与效用。

正如前面所说,其实朋友圈的类型还有很多,内容也十分丰富,上面所讲的这四类很难将之完全包括,笔者在这里不过是根据自己的标准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类型而已。通过这几个类型,其实我们已经多少能看出前面所讲到的当下朋友圈的一些弊端以及它存在的问题,好在现在正视还不算太晚,我们还有时间对其加以规范,让朋友圈真正在“圈”里而非毫无束缚地在“圈”外游离,如加强内容发布的监管、强化言论导向、从技术层面改进相关权限等等,从而让朋友圈得到净化,实现其最初的设计本真:打造更便捷、更有效的人际交流平台,而非炫耀或免费广告的承载体,更不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某某“神器”。

古语有云:“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微信朋友圈也须对之施以“规”与“矩”,以防它有意无意地出了“圈”。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