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面试 - 面试热点 - 河北面试热点 - 正文

河北公务员2014面试热点:“官民比”的计算方法

来源:2exam.com 2014-5-23 23:40:44

2014河北公务员面试热点:“官民比”的计算方法
 
  针对“官民比”中的“官”,官方往往强调应该在“严格意义”上只计算“公务员”,而民间眼中的“官”,事实上指的则是所有“吃皇粮”意义上的“财政供养人员”。比如,最初给出“1:26”数字的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其当初的计算依据便是:“当今吃‘财政饭’的总人数已高达4572万人,另外还有500万人仰赖于政府赐予的权力实行自收自支。我们的官民比已达到1:26”。
 
  近日有媒体刊文称,一种较为普遍说法是中国“官民比”高达1:26,即每26个纳税人供养1名公务员。上述说法将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工勤人员以及离退休干部都纳入公务员范畴,扩大了统计范围。
 
  这种背景下,一再简单争执哪个“官民比”数字更准确,显然如同圆凿方枘、鸡同鸭讲,并没有太大的澄清价值和意义——因为双方所讲的原本就不是同一口径语境下的同一回事,而真正更有价值意义的其实是,这样两种不同“口径”下的“官民比”计算方法,谁更加合理靠谱?
 
  如果我们承认,从社会民生负担的角度看,与“民”相对而言的“官”,应该是也只能是所有主要由纳税人供养、“吃财政饭”的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的话,那么,答案当然不言而喻。事实上,这也正是此前李克强总理强调“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而并非“公务员数量只减不增”的道理和深意所在。
 
  当然,站在理想的“公职人员就是服务员”、“政府公共服务也创造社会价值”角度来看,“官民比”是否合理,也不能完全只看简单绝对的官员或“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上的多寡,如果“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多,能带来更多更优质的政府公共服务、意味着政务水平质量的同比例提高,那么“官民比”比值高,也并不一定必然就是坏事。
 
  但是,进一步更现实地站在政府公职人员也是公权力行使者,而权力又“天然具有滥用膨胀倾向”的背景下,尤其是在目前我们仍未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现实背景下审视,又必须承认,过高的“官民比”,更不必然自动意味着“更多更优质的政府公共服务”,而更可能的结果往往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