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面试 - 面试热点 - 湖南面试热点 - 正文

2014面试热点:应对“咕咚效应”

来源:2exam.com 2014-6-16 19:27:13


  所谓“咕咚效应”是指熟透的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结果动物们以讹传讹,变成“咕咚来了”的惊恐。近日,几场“谣言式恐慌”在成都春熙路、广州某服装城上演,一度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题目分析】综合分析消极类,能够认识到咕咚效应带来的社会危害,对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参考解析】

  2014年3月1日发生在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暴力恐怖案件震惊全国,这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砍杀事件造成29死143伤。一时间引发公众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担忧,随后在各地出现的由于恐怖袭击谣言四起。

  这种“咕咚效应”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危害是极大的,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人出于自身利益或其他目的恶意造谣;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信息披露不及时;此外许多市民轻信谣言,容易“跟风跑”。

  若想真正杜绝谣言,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其一,对于那些习惯性编造、传播谣言的人员,要坚决惩处,绝不容情,不能任其产生某种程度的“信息共振”。

  其二,用真相跑赢谣言,就能有力遏制“咕咚效应”蔓延。要以更及时、更准确、更完整的信息发布,与造谣、传谣者争夺话语权。但凡遇到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关方面应该主动发声,而不是装聋作哑、傲慢僵硬。如果真相缺席,只能听任谣言横飞。

  其三,加密公共安全防护网。权威信息传达,在新媒体时代必须与时俱进,不仅要在细节上下功夫,更要尊重社会科学规律,打造融政府信息公开、危机应对、公共服务、科学治理为一体的治理体系。如果说有什么比谣言更可怕,那么只能是未雨绸缪的缺失和对社会科学的轻视。

  最后,信息时代到来,人人都拥有话语权,只有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才能把得住方向、守得住底线,我们的社会才会有足够的定力,才不会有“咕咚来了”的恐慌。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