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经结束了,面试已经拉开帷幕。许多考生开始着手准备面试,要在公考中最终突出重围,面试成绩决定你是否成“公”。
近年来辽宁省考面试题的出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在同一道题中,常常考察多个测评要素,例如“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题目逐渐偏向综合能力的考察。在答题内容方面,则更倾向于内容要有针对性,答题内容具体、可行、有创新,是这几年面试考官非常注重的部分。如何能提升面试答题对策的针对性?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审题时,要注意抓住核心,抓住重点的关键词。考生一般在面试时,常常由于紧张记不清楚题干的主要内容,或者只能记住只言片语,这必然会导致考生在答题内容上,以空话、套话为主,针对性不足。因此,审题时,就应该细致、认真。但是我们并不要求考生一定要一字不漏地去分析,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读题上也不利于后面的作答。审题时,主要抓住重点关键词即可。什么样的词语才能称之为“重点关键词”?以例子来说明:某政府部门的服务大厅每天中午排队办理的人很多,而且非常炎热,做为机关办的工作人员,你怎么办?我们在审这道题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抓住关键词,以这道题来说,关键词是“服务大厅”、“中午”、“天气炎热”、“人多”、“怎么办”。只要针对“天气炎热”、“中午”、“人多”,这三个关键词,我们的答题内容才能做到针对性。
2、在答题内容方面,对策一定要做到:“具体”、“切实可行”。某政府部门的服务大厅每天中午排队办理的人很多,而且非常炎热,做为机关办的工作人员,你怎么办?这道题,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内容以对策为主。例如针对天气炎热,我们可在大厅里都加几台风扇,或者为群众提供清凉的夏季水果来解暑。针对“人多”,多开几个临时的办理窗口,减少群众等待办理的时间,或者为等待办理的群众安排休息的区域、增派工作人员等。这些解决方法都是针对题目中的重点词语书写的,并且能够让考官觉得你是在设身处地的想问题、对策都可以再现实生活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