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名企招聘 - 正文

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所杨亚研究组招聘

来源:2exam.com 2014-10-28 9:17:00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杨亚研究员研究组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拟面向海内外招聘助理研究员1人、博士后1人。

一、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1、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纳米发电机(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热释电/热电纳米发电机、纳米光电器件等)和复合纳米能源;

2、纳米能源存储材料与器件方向:超级电容、Li离子电池、纳米能源转换与存储复合器件。有Li离子电池研究经历者优先。

3、自驱动纳米传感器和电化学方向:力传感器、热传感器、光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和光降解、水分解、腐蚀防护等。会LabVIEW等软件工具进行计算机编程和传感器电路设计的微电子专业优先。

二、岗位及相关要求

1、科研基础技能扎实,知识面广泛,学习能力强,具备创新素质,已发表国际高水准的论文,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工作踏实,积极主动,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能迅速融入团队工作,具有参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能力;

2、具有材料、物理、化学、微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的研究经历和博士学位;

3、熟练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能立即开展科研工作;在物理、化学和传感器领域具有交叉学科研究经验的申请者,有从事Labview编程设计研究经历的申请者,从事超级电容和Li离子电池研究经历的申请者,将优先考虑。

4、助理研究员要在本学科或技术领域开展了创新的工作,做出过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或技术突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等,并优先考虑已有研究工作经验或具备博士后经历的申请人;特别优秀的博士科研人员也可申请;

5、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到岗工作,如有特殊情况,可另行商议。

三、相关待遇:

将按中国科学院有关规定执行;表现优异的博士后可在工作期满后晋升助理研究员或副研究员,优秀助理研究员可晋升副研究员继续在本研究组工作。

四、申请材料及要求

申请者以电子文本或邮寄方式提交申请材料,其中包括:

1)个人简历

2)以往学术成绩概述和3篇代表作品的pdf文件

3)对应聘岗位的未来科研工作设想

4)3封海内外知名专家推荐信和联系方式(推荐信应直接由推荐人寄到研究所提供的申请邮箱)

5)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其它能证明本人工作能力及学术成就的相关材料

五、联系方式

请应聘人将申请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我们收到简历后如有意向会在一周内与申请人联系。

联系人:杨亚联系邮件:yangya@binn.cas.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大天工大厦C座邮编:100083

附:个人简介

杨亚,籍贯重庆市,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进入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学习,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保送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张跃教授。其后前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国际著名华人科学家王中林院士。在微型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和开创性研究成果,其中包括:(1)构建了多种类型的复合型纳米发电机,实现了对机械能、光能和热能的同时获取;(2)国际上首次制作了基于纳米线材料的热释电纳米发电机,实现了对热能的获取;(3)国际上首次构建了基于单电极的摩擦电纳米发电机,降低了器件的制作成本,推进了纳米发电机器件的实用化。提出了单电极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几种工作模式(碰撞模式、振动模式、滑动模式、旋转模式);(4)构建了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触摸、位移、温度、磁场、风速等自驱动传感器,不需要外部电源并可以自行工作,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快的响应速度。研究结果被各类著名国际学术媒体如NaturePhotonics、ScienceDaily、Phys.org、Nanotechweb.org等作为亮点报道。在材料学科国际顶级杂志发表SCI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39篇,第一作者影响因子大于10论文有19篇,包括AdvancedMaterials(2篇,IF=15.409)、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2篇,IF=15.490)、AdvancedEnergyMaterials(1篇,IF=14.385)、NanoLetters(5篇,IF=12.940)、ACSNano(8篇,IF=12.033)和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1篇,IF=10.439)。论文总引用数1330余次,H因子22,H-10因子50。已申请或授权的中国专利21项。博士论文被评为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