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面试热点:大学生初涉职场遭遇“就业歧视”
空热点背景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已经纷纷毕业,大学生们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就业之路。面对众多对手的就业季,找工作已经不易,还要“享受”学历要求、性别限制、户籍制度……一些大学生只能望而却步。近年来,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遭遇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
空独家解析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业这一民生话题再度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其中,大学生就业歧视受到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受到不少大学毕业生的赞同。
“院校歧视”损害大学生平等就业
近年,许多毕业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起点上就面临歧视,连起码的公平展示、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都难以获得,以致“同等学力不同等待遇”。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和安表示,不少同学就业时普遍抱怨没有得到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很多高校把招聘门槛设为“985、211”,即使是毕业于重点大学的博士,也常常会因本科读的不是“211”、“985”大学而被拒之门外。
就业遭遇性别歧视
由于女大学生很快会面临结婚、生育、哺乳等一系列问题,很多用人单位认为用女大学生不合算。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明确提出“只限男生”或“男生优先”,而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不会如此明目张胆,但也会暗地里刻意提高女生录用标准,“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成为很多单位招人用人的潜规则。
代表委员呼吁出台《反就业歧视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由于没有法律约束,近年,“院校歧视”现象日益普遍,极大阻碍了就业公平。为此,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要在制度和法律上进行完善,呼吁出台《反就业歧视法》。不少大学生求职者都对代表和委员的建议表示赞同,并希望能够出台这样的法律,给自己公平竞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