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面试 - 时政热点 - 正文

2016时事新闻:加快城镇化关键在平等赋权

来源:2exam.com 2015-11-15 21:21:37

11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现在的城镇化,是只能到城市打工、经商、就业,但是不能在城镇落户的城镇化的模式,在全局上制约着中国经济增长。城镇化率达到了55%,但是质量不高。城镇7.5亿常住人口中2.5亿左右没在城镇落户,没能在城镇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也没有相应的市民权利。“十三五”期间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11月9日新华网)

城镇化率达到了55%,意味着多数人口居住在城镇,标志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中国从乡村型社会进入城市型社会,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亿万农民实现了当城里人的梦想,提高了生活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将有更多农民到城镇就业、生活。中国城镇化发展成绩可圈可点。

但是,诚如杨伟民所言,城镇化质量不高。7.5亿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5亿左右没在城镇落户。这些人虽然生活在城镇,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城镇户籍,没能像城镇居民那样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和权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这些农民在城镇落户,无疑是必要的。

除了进城农民落户难以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发展矛盾。比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偏重城市数量和规模,忽略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再比如,一些地方匆忙让农民上楼、进城,只见土地城镇化、户籍城镇化,不见人的城镇化,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跟不上,进城农民难享市民待遇。等等。

城镇化快速推进,缺乏财力支撑,透支了有限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产生了尖锐的征地矛盾,造成耕地快速减少,牺牲了农民利益。有报道说,在我国662个城市、两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诸如“国际大都市”、高尔夫球场、“万亩基地”和“百里长廊”等政绩工程。其中183个地级市正在建设“国际大都市”。其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负债。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的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4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元,有的地方制度还债甚至需要400年。政府负债打造政绩工程,容易挤占民生投入,留下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给城镇发展、民生福祉造成伤害。从本质上讲,城镇化应该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是土地、户籍的城镇化。

虽说农民纷纷上楼、进城,但是从媒体报道来看,一些农民感觉上楼生活不便,还有的农民旧居被拆,买不起新居。就是进城的农民也难在城镇安居乐业。除了先富起来的农民外,多数农民并不具备在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购房的经济能力。亿万农民进城,客观上推高了城市房价,而城市又无力提供数量庞大的公租房资源,导致城市房租不断上涨,进城农民居住条件令人堪忧。

农村虽然比较落后,但土地与宅基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家园,土地能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宅基地能保障农民的住房问题。城镇化快速推进,自然村、自然湾大批消失,乡土文化被破坏,土地快速城镇化,拆村并居赶农民上楼,集体土地变成国有土地,地方政府固然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土地出让金,但是进城农民找不到可以有尊严生活的工作,衣食住行医,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失地农民在城里混不下去了,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坐标,户籍转到了城镇,承包土地和宅基地交出去了,可能连退路都没有了。

文化水平较高,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找工作相对容易。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就业技能、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就业比较困难。如果进城农民就业技能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他们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总之,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方政府不能急于求成,为了城镇化政绩需要,只求土地、户籍城镇化,忽视人的城镇化。况且,城市急剧膨胀,交通、教育、卫生、公用事业等公共服务跟不上,生态环境恶化,还会衍生严重的“城市病”。因此,城镇化循序渐进、以人为本,降低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对进城农民与原居民平等赋权,帮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镇,显得十分重要。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