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申论范文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垃圾短信泛滥

来源:2exam.com 2012-11-6 14:01:45

【背景链接】

2012年“十一”黄金周,垃圾短信呈现前所未有的集中爆发式增长。根据腾讯手机管家发布的黄金周垃圾短信用户举报的数目显示,9月30日至10月7日用户举报垃圾短信总数接近900万条。其中,广告类垃圾短信占比达到了52%,居用户举报垃圾短信类别之首。另外,诈骗类垃圾短信占比23%,违法类与其他类垃圾短信占比分别为17%与8%。新加坡国会10月15日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案,明确加大垃圾短信的惩处力度,对我国治理垃圾短信具有借鉴意义。

【标准表述】

[治理难原因]

我国垃圾短信泛滥,治理难度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信部门缺乏行业自律。由于中~公.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市民社会发展的不完善和不平衡性,基于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具有“自律缺位”特征,导致了相关运营商对市场规则的无视。

其次,缺少管理和监督是垃圾信息泛滥的现实原因。相关部门中~.公对群发短信没有采取有效对策,甚至听之任之。

再次,没有制定相关法律和监管缺失是垃圾短息泛滥的法律原因。因为现在中~公.对垃圾短信的处罚缺少法律依据,因此监管方面存在缺失。

最后,公众保护手机号码意识的欠缺。广大社会公众中~公.没有在社会活动中增强防范意识,轻易对外泄露自己的手机号码,受到短信骚扰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治理措施]

垃圾短信严重的扰乱了民众的正常生活秩序,令民众生活在猜疑和恐惧之中,它不仅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还引发了信任危机,甚至危害到社会的团结稳定,对此,民众对其深恶痛绝,因而,政府应坚决根治垃圾短信,还民众安宁与秩序。中公教育专家建议:中~公版权

一是运行商和服务商应加强行业自律。垃圾短信中~公.之所以屡禁不止,原因之一是利益链条的蛊惑。通信运营商是增值服务的实际监管者,也是利益链条的受益者。因此,治理垃圾短信,运营商应承担起保护消费者信息隐私与安全的义务,防止泄露用户信息,主动承担起审查义务。中公版权

二是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只有通过对通信运营商等行为主体进行严格监管,才能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这需要相关部门主动出击,公安、网络服务商、通信管理部门也中~公.应建立健全垃圾短信举报电话,大力完善并疏通垃圾信息投诉受理机制。中公版权

三是健全法律法规。要从源头上遏制和杜绝垃圾短信,需尽快立法,中~公.出台通信运营和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通信运营商、增值业务服务商的义务和责任;进一步明确广告的定义、散布垃圾信息的认定等问题;加大垃圾短信惩治力度,对于严重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权,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通过相关规定严惩。中公版权

四是广大群众应该提高保护手机号码隐私的意识。相关部门和运营商也应该把保护民众的隐私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例如可通过手机实名制来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中~公.作为监管者,主要任务在于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运营商则是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关键,堵住实名制的漏洞,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都在这个环节;中~公.如果监管者和运营商解决了用户的后顾之忧,用户在进行实名登记时也便没有了太多后顾之忧。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镇化中的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范文公费医疗社会保障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高铁限速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三公经费公车消费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环境治理 垃圾处理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基层选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列车实行车票实名制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逃回北上广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文化 传统文化 道德建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校车安全事故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王石婚变热点分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意不是神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莫言热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题:物价上涨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患纠纷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