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第1~45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是( )。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实施之日
2.法律意识有不同的形态,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以下几种法律意识的形态中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是( )。
A.社会法律意识
B.法律思想体系
C.立法意识
D.执政党的法律意识
3.规则的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是( )。
A.确定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4.下列关于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政党监督属于社会监督
B.民众与社会团体的监督没有实质作用
C.法律监督只能在监督对象做出行为后进行
D.法律监督可以杜绝执法中的违法行为
5.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这里的“规范性”是指( )。
A.规范的法律思想和观点
B.有明确的态度和立场的法律声明
C.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模式和框架
D.法律制度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6.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法律表达形式, 可以把法划分为( )。
A.国际法与国内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7.下列不属于执法活动的有( )。
A.工商局给某企业颁发营业执照
B.人民法院对王某盗窃一案进行审理
C.县物价局进行物价大检查
D.市公安局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收押
8.下列关于资本主义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B.资本主义法律都是在直接继承封建制法律的基础上产生的
C.资本主义法律具有超阶级性和超历史性
D.资本主义法律的核心作用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9.个体工商户甲每月定期到税务局交税,该行为属于( )。
A.中性行为
B.积极法律行为
C.抽象法律行为
D.非法律行为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原则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 )
A.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B.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C.限定自由裁量权的范围
D.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11.“反对责任擅断和反对有害追溯”,体现的法律归责原则是( )。
A.因果联系原则
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
C.责任法定原则
D.责任自负原则
1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
A.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D.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原则
13.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审计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审计监督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审计监督是检察监督的一种方式
C.审计监督是一种专门的行政监督
D.审计监督在本质上属于社会监督
14.构成法的基本单位是( )。
A.法律条文
B.法律规范
C.法律渊源
D.法律责任
15.我国古代司法中,当法无明文规定时,有“举重以明轻”的做法,这种做法( )。
A.是类比推理
B.是演绎推理
C.是归纳推理
D.是辩证推理
16.既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
A.劳动权
B.休息权
C.选举权
D.被选举权
17.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
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1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领导或机关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D.中共中央委员会
19.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
A.有权改变或撤销
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20.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
B.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C.宪法是系统全面的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
D.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与民主价值不存在冲突与矛盾
2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获得物质帮助的条件的是( )。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D.公民在失业时
22.有权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辞职申请的机关是( )。
A.该省人民代表大会
B.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选举该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
D.选举该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
23.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各民主党派享有政治自由
C.各民主党派保持相对独立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4.我国国家最高监督权的行使机构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5.关于宪法规范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具有根本的创造性,是国家各种具体制度的最终根据及渊源
B.宪法规范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C.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反比,与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正比
D.宪法规范具有稳定性
2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7.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范围?(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B.国务院副总理
C.中央军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2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国家监督体系?(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
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29.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
A.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各部委
D.国务院
30.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的一个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规定,上 述改变应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 (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1.英国宪政制度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民主权
B.三权分立
C.天赋人权
D.法治主义
32.中国清末修订法律馆于1911年8月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下列有关该草案的表述哪一 项是错误的?( )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
B.日本法学家参与了《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工作
C.《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D.《大清民律草案》经正式公布,但未及实施,清王朝即告崩溃
3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例的封建成文法典的编纂者是( )。
A.商鞅
B.子产
C.邓析
D.李悝
34.首次将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朝代是( )。
A.汉朝
B.北魏
C.北齐
D.唐朝
35.下列关于《法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B.“六禁”主要规定在《具法》篇中
C.《盗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
D.《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法典
36.下列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十恶大罪.罪犯本人一律适用死刑
B.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
C.出罪者举轻以明重
D.自首减免刑罚,但自首不尽、不实者。不适用自首
37.宋朝“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一人之身,一事之犯,兼受三刑”的刑罚是( )。
A.刺配
B.发配
C.充军
D.流刑
38.中国近代史上为修律工作做准备而制定的刑法典是( )。
A.《大清新刑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律例》
D.《暂行新刑律》
39.有权对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作出的判例实施核定的机关是( )。
A.立法院
B.司法院
C.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D.国民大会
40.唐朝开元年间,旅居长安的突某(来自甲国)将和某(来自乙国)殴打致死。根据唐律关于“化外人”犯罪适用法律的原则,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适用当时甲国的法律
B.适用当时乙国的法律
C.当时甲国或乙国的法律任选其一
D.适用唐朝的法律
41.唐朝将“六赃”犯罪中的监临主司以外的其他官员“因事受财”构成的犯罪称为( )。
A.受财枉法 B.受财不枉法
C.受所监临财物 D.坐赃
42.《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法经》为李悝所制定
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
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
D.《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43.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立
D.清末初步确立了新的刑罚制度
44.下列关于汉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朝对于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相互容隐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B.汉朝首次确立了“诬告反坐”原则,以严惩诬告犯
C.汉朝确立了上请原则,对于需要上请的官员,须由廷尉作最后裁决
D.汉朝是唯一以身高确立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
45.唐朝对三次犯徒刑之罪的强盗采取的基本处罚原则是( )。
A.累犯加重原则
B.诬告反坐原则
C.刑不累加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 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 不得分。
46.下列哪些领域的法律体现了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
A.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的法律
B.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的法律
C.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规定产品、服务质量的标准的法律
D.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的法律
47.下列各项中,表现法服务于政治的是( )。
A.法打击、制裁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和其他严重犯罪活动
B.在阶级对立社会,法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及其与同盟者的关系.从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C.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D.法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在发挥政治职能的同时发挥社会职能
48.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法决定政策的效力
B.政策指导法律的制定
C.法促进政策的实施
D.政策指导法律的实施
49.关于法的国家强制性,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国家强制力的介入
B.在法自觉得到遵守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
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
D.法的实施也需要社会舆论、法制观念、伦理道德等多种手段来保证
50.下列规则中属于任意性规则的有( )。
A.《海域使用管理法》第6条规定:国家建立海域使用权登记制度,依法登记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B.《民办教育促进法》第7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
C.《工会法》第21条第l款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
D.《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51.在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 )。
A.国家权力机关发布的个别性文件
B.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法律文件
C.其他社会组织发布的文件
D.司法判决
52.下列有关宪法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宪法关系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B.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价值关系
C.宪法关系是特定社会民主政治关系的法律形式
D.宪法关系是现代社会法律关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
53.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有( )。
A.犯罪与刑罚
B.对公民财产权利的剥夺
C.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D.外贸的一般制度
54.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民族自治机关的人员在组成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必须具有民族性
B.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民主联盟
C.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根本因素是所有制的结构形式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能够体现我国地方制度的特色
55.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河北省欲将定州市并人石家庄市,应经国务院审批
B.重庆市的设立,应由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C.东马乡欲更名为马关乡,应由该省人民政府审批
D.保定市的设立,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
56.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下列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中,哪些不属于公民可以积极主 动地向国家提出请求的权利?( )
A.受教育权
B.财产权
C.继承权
D.劳动权
57.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表述符合宪法规定的是( )。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C.任何国家机关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
58.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我国的村民委员会依法实行(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59.当代宪法呈现出多种发展趋势,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宪法在配置国家权力方面的发展趋势?( )
A.行政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扩大
C.议会主权
D.地方自治
60.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以下简称袁记约法)的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临时约法》采用了责任内阁制,《袁记约法》采用的是总统制
B.《临时约法》中的立法机关是参议院,《袁记约法》中的立法机关是立法院
C.《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袁记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正式颁行的宪法
D.《临时约法》体现了真正的民主原则,《袁记约法》企图用漂亮的词藻和虚伪的民主形式来掩盖军阀专制的本质
61.下列属于汉朝立法成果的是( )。
A.九章律
B.朝律
C.新律
D.开皇律
62.下列有关清末商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都实行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
B.沈家本参与起草了《钦定大清商律》
C.日本法学家参与了清末的商事立法活动
D.《大清商律草案》分为总则、公司律、破产律、票据法和海船律五编
63.清末官制改革后中央的司法主审机关不是( )。
A.大理寺
B.刑部
C.法部
D.大理院
三、简答题:第64~66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64.简述我国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
65.简述人权和公民权的区别。
66.简述宋朝之“编敕”情况。
四、分析题:第67~69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67.恩格斯曾将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国家称为“高度发达的国家形态”,其原因主要在于,与同一历史时期的其他典型专制国家相比,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具有现代民主政治和法治的某些特点。尽管当时的民主仅仅局限在狭小的城邦和男性公民,而且是一种“群众大会式的直接民主”,当时的法治也并不包含现代法治的许多重要价值,如自由、人权、权利保障等,但有关国家制度的根本问题毕竟是以法律形式确认的,执政官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而且雅典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政治生活的制度化、程序化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进入中世纪以后,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政体形式是君主专制。在这种制度下,法律成为统治者的附庸和贯彻独裁者个人意志的工具,“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法律一扫而光”,曾经在雅典存在过的某些“法治”因素荡然无存。
请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对此作出分析。
68.公务员甲颇有才情,以本县三个招致群众非议的公共工程为背景,即兴创作一阕《沁园 春.无题》词作,讥讽时弊,并通过手机短信发给十几个朋友,又通过QQ传给了几名网友。县公安局认为,该短信影响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遂以涉嫌诽谤罪将甲刑事拘留,后经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没收其手机和电脑等物品。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请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和相关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