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公路乱收费有人批、有人管。在数字化的网络世界,信息公路上“货不对板”的乱象又如何呢?最近,央视选取了几个国家,从上网资费到网速进行测试对比。结果显示,我国上网费用是美国4倍、网速却不及美国一半;国内网络运营商宣称的50M带宽,实际测速甚至不到10M。上网的钱没少花,但是网速却不给力,而消费者最后多半还投诉无门。
有人戏称中国的宽带是奇葩类“爬行动物”,不仅速度奇慢,而且横行无忌。这话固然有些情绪化的调侃意味,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契合当下的现实。网速慢一点也就罢了,收费却不幸与之成了反比,而且还光明正大地“忽悠无极限”。但问题是,“假宽带”不是一天形成的,甚至经年累月成了明规则,用户也大量投诉过、“3·15晚会”也如实曝光过,为何情况仍不见好转?
从媒体实测与暗访的情况来看,几个老问题仍待相关政府部门回应:一是中国的宽带究竟是源头上“宽”不起来,还是掣肘于粗放的运营格局?几年前,在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背景下,地方宽带一夜之间免费提速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那么,我们的网速究竟卡在哪个环节呢?此外,宽带层层转包的恶果就像工程倒手一样,受害的还是埋单的消费者。那么,这种运营格局究竟是监管无力还是因为放任自流?
二是网速“水分”如此之高,技术职能部门何以不知不觉?每次披露“假宽带”,媒体都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而市场监管总是以“正在调查”来敷衍。在法治理念日益为公众所熟知的今天,少数涉事运营商常年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已经涉嫌违反《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何不见执法部门随之跟进、开出相应罚单?
8月17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发布,强调要以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最近,联合国宽带数字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3年版《宽带状态报告》显示,移动宽带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技术,移动宽带签约用户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宽带用户2015年的数量将超过2.5亿。以此观之,庞大的用户需求、战略性的产业抉择,事关转型与发展的民生领域,更容不得“假宽带”绵延无休。
眼下,我们既要关注微观宽带市场上的种种套餐与服务,更要从宏观视角推进电信运营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从行业自律与权力他律的协同发力上,治理“假宽带”之顽疾。
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拆拆挖挖的市长们该清醒一下了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查开房”泄露隐私,不能不当回事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电视节目为何流行“跟屁虫效应”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单双号限行细则应够“细”够人性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农村户籍想说放弃不容易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养老“并轨”改革不宜再拖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老人猝死银行”留下人性败笔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宁夏灭门案,家暴何以步步升级?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自我感觉不能代替群众评价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养老缴费延长不能让多缴者吃亏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公务员热”背后的改革命题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逐步去高考化恰恰是拯救英语学习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价格改革要打破“最后壁垒”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名人题材要“细说”,不要“戏说”2013政法干警面试热点:医保跨省还需攻克“利益统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