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考昨顺利结束,外语口试定于6月24—26日举行,6套试卷供考生随机抽取
本报讯 (记者 吴慧泉 郑两兴) 为期两天的高考结束了,今天上午,考生们可以拿到高考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进行估分。而今年各所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计划总册,也将在近日分发到考生手中。
我市近200名考生缺考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共有867万名考生参加了今年高考,考生人数比去年猛增了144万,创历年之最,这恐怕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考。我省有25.6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我市近200名考生缺考,缺考的普高考生中,扣除保送生、单考生已提前录取外,主要原因包括体检不合格及临场生病。市招生考试中心说,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缺考情况属于正常。
高三教师不敢接受媒体采访
对于今年高考,我市有关部门一再强调:高三老师不得在高考结束前,擅自接受媒体采访,发表对于试卷、试题的评论。以至昨日下午考试全部结束后,老师们仍不敢开口接受记者的采访。
不过,在最后走出考点的一刻,部分考生发表了对昨日考试科目的看法。参加理科综合考试的一些考生认为,“理综”试卷总体感觉难度不是很大,答题时还算轻松。他们说:化学部分较简单,计算量不是很大,和去年高考差不多。但物理和生物的大题部分比较难,选择题难度则一般,题目类型与往年比没有太大变化,计算量也不算大。
而文科综合考试方面,部分考生认为,政治部分大题比较难,与时事热点结合不是很紧密;历史部分与去年的题目难度差不多,整体难度适中,但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知识点考得比较细。
最后考英语能“卸包袱”
去年高考,因英语听力磁带出毛病,省外曾发生考生不得不在高考后补考的“事故”。还有一些考生反映,由于普遍对英语听力考试“犯怵”和英语听力考不好,而影响了后面各科的发挥。因此今年教育部决定将英语改在最后一科考试。我市一些考生评论说,这个改动看似很小,却为他们卸下了一个巨大的思想包袱。
对于今年的英语试题,大部分考生反映比较简单,只有在阅读理解题中,有两篇文章比较难懂一点,其他题目的难度系数不大,有的甚至比以往的模拟考更容易。一位考生走出考场后告诉记者,“没想到会这么容易,答完题我最后还剩十来分钟”。
外语口试6月24—26日举行
昨日,记者从省高招办获悉:凡今年报考外语或对外语有特殊要求专业的考生,应于6月9日至11日,向所在县(市)区高招办提出外语口试申请并缴交口试费。外语口试日期全省统一定在6月24日至26日进行。
据了解,外语口试时间统一定于上午9:00开始,12:00结束;下午3:30开始,6:30结束。口试试卷共有六套,每半天使用一套,每套配有三份同题型但不同版式的考题,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份作为口试题目。考生不能携带任何通讯工具,但允许携带复习资料进入口试预备室。
此外,俄、日语种考生可申请少数语种口试。口试地点原则上安排在福州市,并由考点所在地高招办负责安排口试考场和选调口试教师,所在地县(市)区高招办将在6月20日前通知考生。
作文题目可能再出“风头”
去年,不少专家和媒体评论认为,我省高考作文题在全国“独领风骚”。有专家预测说,今年我省的作文题仍会再出“风头”。类似的看图作文,虽然在前几年的全国高考试卷中也曾出现过,但是和它们相比,今年我省的作文题仍更胜一筹。因为它“让你事先根本猜不到”,题目很灵活,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辨能力。
在著名学者孙绍振等一批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动下,今年我省高考作文的分值比去年提高了10分,增至70分(详见本报昨日相关报道)。据悉,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高考作文分是60分,约占语文总分的40%。追溯历史,我国的高考作文曾出现过100分制的80分,还曾经出现过100分制的100分。而上海去年就已将高考作文总分提高到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