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寒窗,一朝高考,考完之后猛然的放松,是否让莘莘学子们感到了一丝的茫然与无措?高考结束了,学子们将如何安排接下来的3个月的时间?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6月8日下午5点,记者赶到三明二中考点,在最后一门的结束铃响完之后,考生们陆陆续续走出大门,他们的脸上挂着疲惫但却轻松的笑容。是啊,为了高考,他们曾经暂别了多少快乐,现在就要开始自由自在地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了:可以去看电影,打游戏;可以去踢足球,学跳舞;可以毫无压力地学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尽情感受生活……
当记者问到其中几个学生暑期的打算时,一位姓罗的女孩子愣了一下,显然,她还没有从考试中完全恢复过来。她说,她现在最想做的是回家大睡一觉,至于假期怎么过,还没有考虑好,可能会出去旅游一下。另外一位男孩子张某就冷静多了,他说,等成绩出来后再看。不过他已经计划要去学英语、计算机这些大学必修科目,“因为怕大学跟不上”。还有两位女孩子则准备结伴去打工。
有的学生说,由于高考的压力,他们很少有机会去读自己喜欢的书,所以这个假期他们要去泡书店、图书馆,阅读小说、散文、传记等各种类别的书籍。“好容易有时间看课外书了,以前学习那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读我喜欢的书,现在总算有时间了。”一个姓林的女孩子这样说道。
家长们也有他们的安排。曾先生说,暑期那么长,不能老玩,要让儿子去学点东西。他说,他的儿子很喜欢画画,但为了高考已经放下很久了,这个假期要让他重新拾起来,如果他愿意的话,还可以去学学电脑、音乐等,既休息了大脑,又丰富了生活。邓女士则说,会带孩子去北京玩,大概过两天就会出发,“看着孩子那么紧张,我心里其实比孩子还紧张。现在考完了,让孩子放松一下,我们家长也好缓口气。
旅游、打工成为热门选择
三明九中的蔡建政打算填完志愿后,约几个初中同学一起去九寨沟玩,“很早就听说那里很好玩,但一直都没有机会去,这次总算可以实现愿望了。”
长期呆在教室里的学子们向往着大自然,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于是出去旅游便成了这个暑期许多学生的愿望。十八九岁的男孩子单独出去旅游,家长不会太担心,二中刘某就已经做好准备,等成绩下来后,他就要到外地的亲戚家去玩,父母也同意了。但女生就没那么容易出去了。刘璐琳也想去旅游,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她都想去见识一下,可是,她母亲黄女士告诉记者,她跟丈夫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带女儿去玩,让她一个人去又不放心,现在社会这么乱,女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太弱。
刘璐琳只好放弃旅游这个想法,准备去麦当劳或超市里打工,她说,父母工作很不容易,她想去体验一下赚钱的辛苦。蔡建政告诉记者,他有个同学电脑很好,想去广告公司打工,多学些东西;还有的同学想去做促销或搞社会调查,提高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
全方位充实自己
三明九中心理健康教师赖伙连说,高考结束后,经过一场激烈拼搏后的考生犹如一张猛然松弦的弓,大多数人的心理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感。很多学生考完之后突然之间就松懈下来,觉得没有目标,而且突然多出那么多的时间,他们也会有些茫然,有些无所适从。为了帮他们缓解高考之后的这种茫然感,九中给各班的学生安排了“回想、畅想、理想”的主题班会,赖老师说,很多学生在班会上都很活跃,畅谈自己的想法,他们明白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就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也就不会觉得不知所措了。
赖老师说,每个人的放松方式不一样,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他认为大部分学生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会回去帮家里干农活,还有的学生会出去打工体验生活,增长一些见识。他说,高考之后的放松是应该也是必要的,但3个月的时间全花在玩上,就会很浪费。学生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实一下自己,学些课本之外的知识,增加阅读量;还可以帮家里做些家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外出旅游,让自己融入大自然,彻底放松自我。此外,无论是考上考不上,今后都将面临“社会大学”的考验,赖老师建议同学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了解当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减少日后学习的盲目性。
三明二中高三文科班班主任吴老师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好大学去看看,感受一下大学的氛围,看一下高中与大学的区别,这对他们即将面临的大学生活很有好处。
另外,对一些自我感觉考得不太好的考生及家长,吴老师说,现在还不知道成绩,也不过都是学生自己的感觉,要走出这种误区,以平常心等待成绩;即使真的考得不好,也要敢于面对现实,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因为人生的道路决不会永远是平坦的,失败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