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十岁考大学未必是好事
来源:福建教育电视台 2005-7-6 15:28:46 【字体:小 大】

近来媒体网站对10岁考生张某某该不该考大学、该不该上大学的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结论肯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再讨论争论它一个世纪,意见恐怕也不会完全统一的。因此,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张某某上大学该不该与对与不对的问题。既然让公开进行网辩,那就谈点个人的意见。若问我是啥意见?三个字——不
同意。为何不同意?这就要简单讲出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从张某某1995年7月出生,到2005年6月参加高考,刚好10周岁,他只走过了人生短暂的10年的时间。这么早、这么小的年龄就上大学,这本身就是个悲哀,或者说是个不幸。按正常的儿童生长过程,他今年才应当上小学四年级。而他,从5岁上学,也就是说从2000年到2004年才用4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其他学生需要用12年才能完成的学业。而允许他从小学到高中,4年内,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他连连跳级、越级、跨级,一路闯过了道道“红灯”,学校本身就没有了任何规律可言。从学校的学籍管理上来说,这恐怕也是有失误的,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因为,你无论怎样解释,他4年就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如果从学习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上来讲,他肯定没有什么雄厚的基础可言,肯定没有其他按部就班的同学学的扎实。他既是通过了高考,考了505分,也不能说他高中以下的课程都学得非常刻苦,非常扎实。如果硬要这样讲,那只能是骗人的。

  第二,从张某某10岁就上大学这个结局来看,从他自身的生活上来讲,这也是个很大的不幸和悲哀。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从他的短暂的学习经历上看,他从5岁开始上学,比其他小朋友早上学2年;他又用4年的时间,学习完了其他学生要12年才能学习完的全部课程,可以肯定地讲,在他身上找不到多少童心。他本该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渡过自己的童年,可是,却因为他过早地学习,过快的完成了高中以下的学业,应当说他平时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休息和玩耍的。所有的,就是过早地成了个“小大人”,背上个沉重地学习包袱和沉重地精神负担。因此说,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他是众多个父母望子早成龙当中的一个。人生没有了童心,这无论如何都是个令人懊悔地人生。或者讲,这是家长对自己孩子在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摧残。

  第三,10岁就上大学,基本功学的不扎实,身体素质条件发育不够,还不到正常其他大学生成年人的程度,非要破例收他上大学,到了大学校园里也还是要“吃小灶”的。不是父母或亲朋好友派人陪他读大学,就得学校里安排人员给予他生活上特殊地关照。不信看,就连他还没有被入取上大学,就在媒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竟还坐在其爸爸的怀里面,收这样的“特殊小孩”上大学,成何体统?试问:10岁上大学,这符合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的规定吗?作为国家来说,录取一个大学生,不是看他的全部,而仅仅凭一次一个试卷分数,就完全成了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这样的录取条件完全妥当吗?你就是给予了他特别地照顾,准予他上大学,他这么小的年龄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吗?能参加学校举行的其他正常地组织活动吗?他还未成年,让他与成年人一起共同的生活,这样的大学生是否太凑合了?在招收大学生的问题上,我们同样不需要“作秀”,而需要的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

  第四,让10岁的小孩上大学,对于他的健康来说,对于他的一生来说,这也未必是个好事。一个人成才不成才,能不能成才,不在于早几年或晚几年上大学。而且,从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的实践来看,许多过早发育成熟的,小小年纪聪明过人的,长大了未必都是良才;而相反,世界上不少大科学家、著名作家、艺术家、和具有其他非凡才华的人,往往小时候表现得比较笨,甚至是被老师和同学耻笑为玩皮的孩子,是最没出息的人,而到了后来知识爆发,大器晚成,才成为天才。而大器晚成的人,才是对社会真正有作用的人,是大有作为的人。也就是说,从10岁的小孩上不上大学的问题上,不能定为他长大后是不是个人才的唯一的标准。

  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过早地让孩子承担沉重地学习负担,精神负担,较早地整日过着紧张的精神生活,未必能够使人健康地成长。这就是讲,先成才、早成才者,长大未必是个有用的人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易严于教育,不易过分地吹和捧,更不能纵其骄生惯养。如果一个人就要上大学了,仍然离不开自己的父母,不能独立地生活,这怎么能行呢?

  当然,如果国家和学校,在招收大学生的问题上,可以不要规律了,可以给予发育较早的同学以照顾,再者,家长又乐以让这么小的儿子离开自己的家门去上大学,那我们也不反对。或许,这个10岁的张某某与以前的“神童”有区别,一定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的。我们也还是向其表示衷心地祝贺的。

  不管如何,当一个人在10岁就要迈入大学校门的时候,还是把困难想得多一些的好。未必从小都要他听好听的话,有点逆耳的话也无妨。或许这有助于他成才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