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佘峥)今年高考要考中外文学名著的消息传开后,触动的不仅是高三学生的神经,高一、高二学生也开始“闻风而动”,而书店里的文学名著生意大好,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许多。
【学生】
高三了还要补看小说
寒假前,高三的学生得到学校的通知:高考有可能考文学名著,老师建议学生们要利用所剩不多的寒假多读中外名著,有的甚至开出18本名著的书单。不过,当时消息还不明确,大家半信半疑。直到上周,高考要考文学名著木已成舟,开出的书目有《论语》、《孟子》、《庄子》等古典名著以及《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子夜》、《围城》、《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匹克威克外传》、《欧也妮·葛朗台》、《复活》等文学著作。
一位高三学生在我们的“家有读书郎”在线聊透透上留言说,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我还是读理科的,这种改革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从这几天的初步调查来看,这些耳熟能详的著作,相当多的学生只知道大概,并没有读过。有的学生说,高二时,他曾经借了本《堂吉诃德》,却被妈妈没收了,还被斥责道:都要高三了,还看小说!
距离高考只有80多天了,各科都在冲刺,哪有时间看那一大叠的书?高三学生一想起这件事,心情就很郁闷。不过,这几天,各所学校的老师都给学生吃了定心丸:现在让学生读书显然是不现实的,他们会提供快餐式的名著复习材料给学生。
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愁容满面的,昨天,在双十中学,几位参加完省质检的男生面露喜色,议论说,除了《论语》、《孟子》、《庄子》比较麻烦,那些名著以前都读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老师】
重读名著梳理经典
为了在短时间内把名著变成“快餐”, 很多学校的高三老师都被派了一项任务,每人负责读一本名著,把一些经典场景梳理出来,提供给学生参考。
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坦言道,这些名著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应该不陌生,但是,这几年,语文老师只是围着考试题目在转,不少人自己也很久没读书,对名著变得陌生了,现在也只能重新再拿起这些文学经典。
一边要备考,一边还要读小说,高三语文老师心力交瘁。不过,几所学校接受采访的语文老师都毫无怨言,他们说,早该这样了——语文就是要培养读书人。
语文老师希望这个“指挥棒”能引导今后语文教学回归它原来的轨道——语文课事实上是读书课,语文老师就是读书人,老师要做的无非是教会孩子读书方法。
【书店】
销量前十的都是名著
昨天,在新华书店富山门店,一位顾客递给营业员一张纸,上面列着一长溜的书名,全部都是诸如《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文学名著。营业员接过后就心领神会,她一边带领顾客到书架,一边随口问道:孩子要高考了?不料,顾客说,孩子还在读高二,得知今年高考要考文学名著了,赶紧过来买一套给孩子。
新华书店富山门店的黄店长通过观察得出结论,最近反而是高一和高二学生来买书的多,富山门店每天销售前十名的基本上都是这些文学名著。富山门店还开设了专柜,黄店长说,专柜集中的都是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必读书目。
市新华书店负责图书销售的黄勤说,从图书的销售,她就感觉到了学校在发生变化了。这段时间,厦门地区新华书店销售的图书中,《孟子注释》、《庄子注释》、《论语通译》名列所有图书销售前三甲。她说,初步统计,文学名著的销售量可能会比去年同期增长30%-50%。
双十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陆敏说,高一和高二学生的确是要很好地吸取高三学生的教训。他说,从《考试说明》来看,今年高考要考的名著方面的内容还比较“低智化”,但是,今后肯定要考鉴赏,所以,高一高二学生的确是要开始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