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07年福建省高考考纲调整专家解析指导
来源:泉州晚报 2007-3-12 11:46:07 【字体:小 大】

的能力。对此,吴世编老师和林跃明建议,要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提高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 地理考试大纲:考试范围形式不变

  今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内容基本不变,其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均没有变化,这说明近年高考已趋于稳定。这是市教科所高福平老师在解读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时的看法。

  复习建议:突出主干知识

  近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福平老师认为,根据高考地理试题的基础性、时代性、综合性、应用性及人文性等主要特点,在地理备考中,要研读考试大纲,明确命题的主要方向,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落到实处,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及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理解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及分布、变化规律,抓住地球运动、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形、河流、地质作用、资源,地理区位分析、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等重点知识。要重视地图的复习,坚持图文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地理图像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要在头脑中形成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东西半球及大洲、大洋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政区图等重要地图的思维地图,熟悉中国分区图、世界各大洲图及经纬线与大洲和中国的关系。同时,要注意地理计算能力的训练。

  “活学活用知识”是高考对学生的要求,高福平老师建议,地理复习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与地理相关的热点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例如通过对感性材料(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许多抽象的、难以耳闻目睹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的形成过程,某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某产业部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等。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把现实问题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高中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及教材与高考关系,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地理的复习过程中,适当精选新课程教材的有关内容素材作为复习的材料。要重视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规范性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应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地理问题的能力。

  化学

  考试大纲:适当降低考试要求

  市教科所黄志华在解读高考化学考试大纲时称,今年考试大纲的修订继续坚持分学科的方式,使能力要求、考试范围更加符合各学科命题的实际。

  化学考试大纲,按照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当降低考试要求。如将关于“思维能力”中的“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删去;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关于“化学基本计算”的规定,删去考试大纲中的“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没有增加考点。对个别文字作了修改,使其表述更为准确。

  今年考纲中,化学考试题型示例也有所变化。黄志华老师分析,2006年考试大纲中化学试题共40题,在此基础上更换了4题,删去1题。试题更换原则为,去掉原大纲中目前看来已经超纲或偏难偏陈旧的试题,换上选自近年理综全国卷中有新意的试题。修改的考点有两个:一是能力要求,能将化学问题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改为: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化学实验,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改为:能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删去绘制。

  复习建议:重视基础重视课本

  要研究、理解考试大纲修订的意图,研究近年来高考对考试大纲修订部分的考查情况。要重视对“题型示例”增删的研究,每年考试大纲的修订,题型示例都有所增删,都能反映出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今年考纲的修订,选择题更换1题,非选择题删去3题,增加2题,增加的题目是近年来的高考题,其学科内的综合及对能力要求的考查更突出,要引起关注。要强调基础,突出学科特点。注重以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是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的趋势,复习中应重视基础,重视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

  生物

  考试大纲:调整能力要求内容范围

  市教科所施紫雄老师在解读高考生物考试大纲时认为,从总体上看,2007年生物考试大纲与2006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但进行了一些修订,这些修订主要体现在对考试的“能力要求”和“内容范围”的调整和改动上,调整和改动后的“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更符合生物命题的实际,更加体现课改精神。

  施紫雄老师分析,今年生物考试大纲保留了对“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四个方面能力的要求,但对某些条目作了一定的调整,对某些条目的阐述也有相应的改动。在“考试范围”方面做了一些修订,特别是增加了3项原来不作要求的考试内容,对1项原来规定不够明确的“不作要求”的考试内容进行了重新界定。这些内容的变化应引起关注,应将新增加的内容落实到教学和复习中,多做一些新增内容的变式习题练习。题型示例方面亦有所修订,与往年相比,今年增加的题型示例题目非常少,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只各增加2题,但都是精心挑选、具有导向作用的题目。特别是增加了去年的理综试卷(30)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复习建议:加强学科内综合

  施紫雄老师建议,生物复习要加强学科内综合,将选修、必修知识相互融合、渗透,将立足点放在教材上。要注意适当的专题复习或训练,如对文字信息、图表、图解及数据信息的读取、筛选和运用需有专题指导,根据图表、图解及数据所表示的信息的不同,专题训练,分门别类,逐一突破,切实提高图文转换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对实验的复习应根据实验的目的、原理的不同,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提炼出众多实验的共性特点,重在懂得实验方法的运用;注重对教材显性和隐性实验的理解,既要重视课本中单列实验的复习,还要注重挖掘课本内容中的实验素材,真正理解课本中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并能对实验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

  生物试题突出综合运用能力,施紫雄老师认为,要注意引导考生在掌握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生物学方法(特别是各种实验方法)和观点去分析和解答各种实际问题。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学会运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进行表述,特别注意文字表述中的规范、清晰及要点(得分点)突出,今年要特别重视对考生在科学探究中作假设和预期、分析实验结果(现象和数据)、运用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注重对完整、严密的表达能力的训练。

  物理

  考试大纲:增加几道题例

  对比2007年与2006年高考的考试大纲,今年物理考试大纲保持稳定,没有做实质性的修订,只是在题型示例部分增加了几道题例,即选择题部分增加2题、非选择题部分增加3题,这就提示在复习备考时不仅要认真研究近两年教育部统一命题的全国高考试卷,还要关注近两年其他省份自主命题的试卷,还要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是市教科所林一敏老师在解读物理大纲时的看法。

  复习建议:抓基础抓主干

  高考物理试题注重考查主要的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物理的重点知识年年考。对此,林一敏老师建议,复习时,要立足本学科,夯实基础,强化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要重视分析物理过程、构建物理模型、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注重考查思维的过程和方法,不少考题明显带有陈题改造的痕迹。新题型再怎么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点,复习时不要老盯着新题,不要盲目地强调热点问题,重点不能放在讲解难、偏、怪题上。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上,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真正提高应变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与理解,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切不可搞“题海战术”。

  林一敏老师强调,物理复习,要加强实验环节,提高实验能力。近几年高考的实验题很明显地从考查知识转向考查能力,复习首先要将考纲所规定要求的实验,从实验的原理、思想、方法、仪器使用、误差分析到数据记录与处理都必须扎实过关,条件允许的要让学生再次动手做实验;其次要重视已学过的演示实验,注意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迁移和创新。要加强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训练,重视代数、几何和数值计算,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平常的教学要多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养成先进行代数运算得出结果的表达式,后代入数值进行数值运算求最后结果的解题习惯。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