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档案
姓名:苏金龙
毕业中学:翔安一中
高考成绩:540分(理科)
报考院校:厦门理工学院
预计学费:3600元
韭菜被烤黄了,但我的大学梦不能黄。
4人挤在一间卧室里
同安区洪塘镇新学村,放眼望去,尽是韭菜田。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种韭菜为生。
村子虽然不富裕,但有的家庭已经住上了小洋房,可是苏金龙家依然住着祖上留下的老厝。老厝屋顶的瓦片有些已经破碎,泛黄的墙壁裂痕遍布。
苏金龙家有五口人,年迈失聪的奶奶,一生种田为生的父母,还有一个尚在读高中的弟弟。由于房子小,金龙和弟弟跟父母4人挤在一间卧室里,卧室里刚够挤下两张床,而奶奶则挤在窄小的厨房一角。房子有些年代了,一到台风天就成了危房,全家人提心吊胆。可眼下,房子问题苏家早已顾不上了,孩子的学费成了燃眉之急。
“上哪借钱筹孩子的几千元大学学费?”该借的亲朋好友都借了,可学费仍没着落,苏爸爸急得直跺脚。
高温天把韭菜烤黄了
苏金龙一家主要靠种韭菜为生。家里三亩多的地大部分种上了韭菜,其余的种了点自家吃的大米。
现在正值韭菜成熟的季节,在外面多次找不到临时工作的苏金龙,这段时间每天在家里帮忙干农活。连续十几天的高温他都一直坚持着。每天早上4点多,他就得起床,跟爸妈到田里收割水稻和韭菜,一直干到中午12点。批发市场的摊位每年下来要四五千元租金,苏家完全支付不起。苏爸爸就每天跟批发市场的管理员玩起了“游击战”。有时候被逮着了,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整筐韭菜都要被没收。
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记者跟苏爸爸来到了田里,远远望去,以为来到了油菜田,走近了一看才知道韭菜叶尖都被烤黄了。“最近连续高温,把菜叶都烤黄了,每天每片叶子我们都得仔细地裁掉叶尖。力气没少花,价钱却低了很多。”言语中苏爸爸很是无奈。
每年举债,四处借钱
持续高温让家里本就微薄的收入雪上加霜,现在金龙又要上大学了,家里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让两兄弟读书。
苏爸爸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两个孩子都在上高中,一个人一学期的学费是1350元,加上住宿费,一个人一学期就要1500元,两个人一年就是6000元了。对于一个完全靠卖菜过日子的农村家庭,实在有些吃不消。而现在金龙又要上大学了,在大学里的开销就更昂贵了。
苏家的两个孩子都好学。苏爸爸也不忍心让他们年纪轻轻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只好到处向亲戚朋友借钱。苏家因而每年都是债台高筑,只能等到下一季韭菜熟了,卖了钱才能还上。眼看着金龙就要上大学了,苏爸爸很是着急。“现在还是四处借钱,亲戚朋友都走遍了,他们也只是口头上答应了,说过几天再看看。可到时候最多也只能借个几百块吧,现在借钱也不容易啊。”
被录取了,进退两难
看着父母亲每日起早贪黑地下地干活,金龙心里很是愧疚。刚上高一的时候,他曾经一度想过放弃学业出来打工。高考前,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是没有考上本二,他就到村口的工厂去打工。但打工并不容易,他有几个伙伴都进了工厂,每天基本上都得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一个月最多就拿个五六百元。但为了分担父母的重担,他还是做好了打工的准备。
不过金龙还算争气,他顺利地被厦门理工学院录取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眼看着8月底就要开学了,一家人悲喜交加。
“干农活太累,就算再苦再累,就算是东挪西借,也一定要借到钱让孩子读书,绝对不能让儿子再和泥巴打一辈子交道。”金龙的爸爸看着儿子黝黑瘦小的身子骨,一脸的愧疚。
“筹不到学费,我就出去打工,分担爸爸身上的担子。”嘴上虽这么说,苏金龙心里其实很想读书,读好书,将来能找份好工作,才能分担家里的重担。
见习记者 陈嘉进 记者 沈晓丽 实习生 刘/文 张向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