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日前出台,各科变化不大。其中,语文作文“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的新规,引起考生和家长的极大关注。尽管我省考试大纲尚未出台,但记者在我市中学实地采访时发现,老师、同学和家长对此新规看法不一。多数老师赞成,觉得这有助于养成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重视错别字问题,而不少学生和家长则认为,“这一字一分好贵”。
调查
7成以上受访学生觉得扣罚太重
语文作文“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的新规,你怎么看?记者随机在我市中学高二年一个班级中展开问卷调查。在实际回收的45份问卷中,不赞成的有34票,支持的有6票,中立的有5票。
在一些学生的作文本里,错别字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一篇作文,在短短300字的段落中,竟然有4个错别字。一些老师告诉记者,由于电脑使用较多,学生书写的总体水平较以往有所下降。
学生
春雨贵如油,错别字比油还贵
对于作文方面的新规,学生们意见不一。
持支持态度的学生说,学习语文最基本的就是要识字、认字,而作文又是考试中的重头戏。所以,倘若作文错字连篇,就失去了赏析文章的意义。每错一个字扣一分,要求虽然苛刻了点,但能让学生在平时重视文字基本功,不至于到了考场还频繁写错别字。
持中立态度的学生说,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错别字,而这两个方面都有道理。发扬汉字文化要避免错别字,这或许对考试分数有一定影响,但对提升整个国民素质却是有必要的。但是作为考试,不应该过分讲究错字,若真有文采,一两个错别字完全不能影响其水平。
持不赞成态度的学生占受访对象的多数,7成以上受访学生觉得,1分对考生来说,起到决定命运的关键作用,这样的扣罚太重了。他们觉得作文重在考察作者内心想表达的情感、思想与观点,而不是单纯考察作者的语言功底;犯错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因为错别字而给有文采的作文打低分,优秀作文将因此降了一个等级,这是很郁闷的事情。
一名高二年的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他平时喜欢发短信、用QQ聊天,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大家只在意交流速度的快慢,却不大注意用词的细节。由于大家都能理解意思,即使打了错别字也没人会在意。于是,他就不知不觉地把这些错别字带进了语文作文中。直到老师在作文中圈出来,他才意识到写了错别字。小林说都是网络害他养成了写错字的习惯。有位高三学生跟记者开玩笑地说:“考场作文,由于时间有限,加上考场氛围紧张,写急了难免造成错字。都说春雨贵如油,这错别字可比油还贵。”该学生说:“有时候很容易笔误,一时也看不出来。可由于时间有限,有时不能检查到。该政策会增加考生心理负担,考场更加紧张。”
家长
扣罚太重,会影响孩子升学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大多数家长觉得新规处罚太重了,会影响到孩子的升学情况。但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写错别字很头痛。
家住厦港社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孩子书写的情况很糟糕,错字很多。他的孩子正在读高一,平时很喜欢上网。每天放学后,孩子匆匆把作业做完后就上网。可王先生查看孩子作业时发现,作业完全是应付的,一些题目没做对不说,光是错别字就能抓出一大把。王先生说,按照新规,估计儿子考语文时作文都不用写了,因为错别字就能扣很多分了。这让他很头疼。
而另一位家长则表示现在有了管教孩子的理由了。他说,孩子很马虎,总觉得一点点错无伤大雅,还觉得大人唠叨。现在好了,可以有理由管教孩子了。
老师
要积极应对,否则吃亏的还是学生
厦门六中高二年语文学科钟老师说,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是应该强调和重视的。学生平时就要加强文字书写基本功的训练,如果作文中错别字较多,书写潦草,会让打分老师觉得该考生语文基本功较差,最终影响作文成绩的评定。但作为学生,要有意识地去积极应对,不然最终吃亏的将是自己。
双十中学高二年的几位老师也表示赞同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的新举。语文老师冯淑珍认为,杜绝错别字,有助于养成严谨的习惯。胡荣仁老师也赞同该举措,但同时担忧此举的可操作性不大,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如果要很认真地数考生作文中的错别字,改卷速度将慢很多。对此,语文老师曾晖娥认为,虽然这个改革实施时有一定困难,但在客观上会促进学生对语言规范化和用字规范化的重视。
政策
我省是否使用新规暂无定论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扬明认为,作文应重点考察学生的文采和思路,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很好,但是错别字很多,不能无限制地扣下去。他认为应该给扣分设一个上限,当学生的错别字达到这个上限,可不该再扣了。
记者了解到,福建省的高考语文试卷属于自主命题,目前省的高考大纲尚未出台。因此我省是否在语文考试中使用这一新规暂无定论。但作文错别字会影响到老师的评分高低,考生仍需要好好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