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要熟悉教材,加强能力培养 宁德一中高三段历史备课组组长 黄先秋
今年高考是最后一年使用旧教材,命题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从2006年开始,历史科目的命题就比较难,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省历史平均分是46分(总分100分),而2007年更低,只有43分。根据这样的趋势发展,历史科目的命题难度将会越来越高。
选择题考题越来越偏、细,考查的内容大多是课本上地图或注解部分的小字,同时还比较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对考生分析、评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全面、系统的复习,并注意能力的培养。在审题时,要弄清题目的时间、空间,题目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立场、相关理论和与教材的联系。解题时还须特别注重技巧。
非选择题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材料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片材料、地图材料,材料解析题通常是将文字材料与图标材料综合起来,形成混合型材料题。高考时,大部分材料题都比较新颖,基本上是原始材料,或者从外文中直接翻译过来,或者从历史文献中摘录出来,考生在考场上往往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题比较注重考生的临场发挥,遇到这种情况,考生切莫慌张,静下心来慢慢思考,联系书本所学知识,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再下笔。
在做解析题时,要抓住提示词、中心词、求答词来提炼、分析、归纳材料,确定出材料的主题,然后把不同层次的内容提炼成自己所要回答的关键词、关键句。提炼要反映材料的共同属性和本质,而不是对其现象的简单反馈。在回答外延式问题时,要注意角度的提炼,多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根据题目的求答项和分值确定答题的角度。
答题时要注意: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叙事有序,论证有力。答题时要做到按史实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作答,反对杂乱无章,颠三倒四。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详略得当,要点全面。分值多及重点问题应该多答、详答,分值小及非重点问题应少答、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文字准确,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