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会建立联系,强化知识迁移 宁德一中高三段地理备课组组长 郭正秀
在临近高考两个月的时间里,地理复习备考一定要注重掌握学科特点,把握地理本质,增厚地理基础,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
考试时要认真审视题目,获取信息:既要审清题干中的问题要求,也要审清题干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审清图像表述的地理信息。与题目问题紧密联系、相互印证的地理信息,或是虽未直接与问题相关,但由其进一步推导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与题目问题内在联系紧密的间接地理信息,均为有效信息。其后要对问题要求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有效提取。
解题时,要注意有效读取和提炼分析试题图像信息。由地理学的特点所决定,地理图像信息是地理试题的主体信息。地理高考试题中,图像的类型多种多样,所以,考生要针对其不同的类型区域分布图、地形图、等值线图、数据统计图、景观图以及各类地理示意图等,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作出判断、确认、解析与应用。
地理考试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部分。自然地理注重原理、成因的分析,而人文地理注重区位因素、图标、数据的分析。因此考生要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加强区域定位与读图训练,注重热点渗透与薄弱点补缺。图像考查中,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同时,适当渗透社会热点、焦点等问题。
地理试题的答案须简洁明了,考生在作答时不要沿袭某些科目的答题模式,不要盲目堆砌或过多重复罗列,但一定要全面。有很多考生应答综合试题不是不会,而是答不到位。解答时首先要深入发掘有效信息的属性,然后分析、归纳出有效信息之间、有效信息与题目问题之间的联系,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形成合理解题思路,书写答案时字体要规范而清晰,符合逻辑,地理名词术语运用科学准确,形成有层次有条理的要点。
考生答题时还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没有充分理由不修改首次认真思考而得出的答案。考生在答题中,要注意避免出现错别字造成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