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节是一个与“神圣”有关的节日。教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职业,默默地耕耘在三尺讲台的广大普通教师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教师节就要到了,好多人都在讨论要给教师节定一个主题,作为教师的笔者也在想,教师节究竟定个什么主题好?面对来自各方的期待压力,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师职责,教师整天忙忙碌碌地按照课程表备课、上课、批作业,时间长了,脑子里渐渐地只剩下了“星期几”的概念。在全社会都在倡导“以人为本”,对教师这个群体更需要理解、关爱和支持。想来想去,还是“减负减压”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发展,教师正面临新的课程改革和旧有教育观念革新的新局势,相当多教师的思想和行动都有把握不准的可能,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教师们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一些压力感。这些压力有可能是非专业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当却会使工作陷入僵局。
新局势带来了新变化,越来越丰富的咨询和信息来源使课堂教育和教师的“权威”地位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动摇,面对学生崭新的视角和对知识的质询,教师们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学生们发出的质疑往往只是针对知识本身的,如果教师把这种对于知识的质疑看作是对自己的“挑衅”或者是“不尊重”那么就会感觉不舒服。所谓教学相长,如果把学生的“奇思妙想”当作是一种新的思路,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共同探讨,这样不仅不会损失什么,反而更容易会赢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重。教师只有放弃自己绝对主导的地位,重新认识角色,不断接受新理念,创造性地工作,才能感受到更多快乐。
除去授课本身,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面对学生的调皮,我们要能够理解包容,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教导他们,真正做到“以德服人”;面对家长的责难,我们要以真诚善良体谅的心,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面对同事之间的竞争,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做到不急不躁,按部就班……如果教师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学生、家长、同事及领导的关系,那么工作的开展无疑会更加顺利。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如果教师的心理状态不佳,必定会在“传道、解惑”的教师活动中传给学生,影响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换句话说,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良性成长的基础。因此,教师们要更加注意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更要关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了“以人为本”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教师对自己、对学生的发自心底的爱护、关心和帮助也就开始了。
教师节应该是一个与“快乐”有关的节日,真心地希望全国的一千多万教师们在今天收获“孩子们”的祝福,社会的颂扬和期待,甩掉疲惫和包袱,从今天开始,“向快乐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