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一份典型的大学本科生开销帐目列表。
说明:该生2000年9月5号踏上开往苏州的列车,开始大学生活之旅,到2004年7月10日,结束大学生涯,踏上回家的列车。
第一部分学杂费(25600元人民币)
第二部分伙食费用(10960元人民币)
第三部分交通费(2190元人民币)
第四部分穿的衣服裤子鞋的费用(1700元人民币)
第五部分生活用品(837元人民币)
第六部分学习/工作用品(5798元人民币)
第七部分考研/保研/考证费用(1500元人民币)
第八部分体检费用(1200元人民币)
第九部分求职费用(4000元人民币)
签约某单位公务员,由于读研,毁约金4000元
第十部分医药费用(600元人民币)
第十一部分交班费、宿舍水电费(800元人民币)
第十二部分上网费用(2920元人民币)
第十三部分毕业费用(900元人民币)
第十四部分总结(60元人民币)
旅游费用:60元
第十五部分四年所有费用总计(约等于6万人民币)
25600+10960+2190+1700+837+5798+1500+1200+4000+600+800+2920+900+60=59605元
鲲鹏评论:这份消费列表贯穿了整个大学4年,应该说该生是没有奢侈型消费的,但依然高达人民币6万元整!
令人气愤的是,在广州,招聘企业以800元左右的起薪招大学生已屡见不鲜!这对于大量来自于中国农村的大学生而言,凭他们千把元的工资,要还清他们父母因为供他们上学而欠下的也许是好几万元的债务需要几年?专家们现在提出要大学生们"低就"——为什么当初不建议人家去接受“价廉物美”、更适合“低就”的职业教育,而让扩招的大学生花4年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成本去学习后来他们可能无法“低就”而用的知识呢?不是愚民政策是什么?
事实上,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其丧心病狂的“大跃进”式的发展。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9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6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
任何一个具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想得到,人才市场同样存在着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大学的扩招,使得作为中高级人才的大学毕业生供应过量了,远远超出了社会现阶段的要求,因此作为人力资源价格的薪资也必然要下降。与此同时,正因为大量适龄青年被大学扩招的信息吸引,放弃了原来更为适应他们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使得中国大量企业所急需的蓝领技工极度缺乏。
再次善意提醒广大家长,教育产业化以后,读大学就是一种投资,投资是有风险的!!!
今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难以想像——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04年高校毕业生增长到280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8万与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2007年将有464万大学生毕业,2008年为532万,2009年592万,2010年652万……
那么,哪些高校的学生就业质量有保证呢?
我认为,底线是211院校,最好是985工程院校——名校和非名校就业差距非常大;
什么样的专业才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专业呢?
现代工业社会,技术立国的时代,推荐高中男生本科尽量学工科。
现代工业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如汽车、电器电子用品等,需要用各种基本配件进行组装。
生产各种基本配件所需要的原材料,则依赖以材料科学、化学为中心的现代冶金工业和现代化学工业(与此对应的是理学材料科学类 工学材料类专业),还要有物理学知识做整个产业的基础。
进一步,为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提供原料的上游产业是矿业。(工学地矿类专业)
矿物的探查、采掘,需要利用高技术和高技术机器设备,所以需要高技术的机械工业提供产业机器。高技术机械工业还为基本配件制造业和组装业提供各种产业机械、工作机械和模具。(工学机械类)
我们可以把整个现代工业体系想象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由钢铁(冶金)、化学、机械、电子(机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与此对应的是工学电气信息类专业)等部门组成的基干产业是现代工业这棵大树的根干。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最终产品是由整个现代工业体系提供的,各个部门、工序缺一不可。
比如造汽车:有了这些上面这些上游产业后,建立车身、底盘、支架等下游产业就很容易。把设计、机床、材料、工艺一组合,产品就出来了,然后最终拼装成整车。(与此对应的是工学能源动力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专业)
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出来有什么用呢?——去世界换取资源。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对外出口CPU、汽车、软件以及好莱坞大片等等,进口则多是石油、煤炭、纺织品等不可再生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总之,只有制造业才是财富产生的不竭源泉!制造业够牛,就能生产出的许多高技术产品,将其大量出口,外国人就会大量存人民币——因为可以买到各种先进技术和产品,人民币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人民的钱,即使通货膨胀,也可以全球买单!
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国家若不从科技着手,仅靠卖资源发展经济是长久不了的——正因为洞悉了国际贸易的实质,我们伟大的、光荣的、永远正确的党才在公元2006年02月0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11个重点领域及8项前沿技术进行了规划和布局。正因为认清了这是一个技术立国的时代,每次“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的时候,我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都会全体出席,我们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都会发表重要讲话!!!
有幸出生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崭新时代,青年朋友们,难道我们不该为国家做些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