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简介
新余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前身是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学院坐落在新型工业城市——江西省新余市。新余是江西省十一个设区市之一,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地处南昌、长沙两座省会城市之间。新余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沪昆铁路贯穿全境、京九铁路傍市而过,沪昆、大广、赣粤三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新余是一座充满生机的新型工业城、开明开放的创新创业城、环境优越的生态宜居城、快速崛起的世界光伏城以及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
学院占地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校舍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等建筑典雅大气、充满现代气息;建有9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装备了设备先进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00万元;图书馆藏书120万册,中外期刊1200余种,电子文献资源丰富,是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二级站。
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设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抱石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政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开设有50余个本、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所开设专业中,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10余个,新能源类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被评为江西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乐于奉献、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60人、副教授18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30人(其中博士12人),聘请外籍文教专家7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共20人。
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学院成立了包括新余市新能源研究所在内的8个科研机构。2010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以及及省、厅级科研项目立项100余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省运会等重要比赛中屡创佳绩。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依托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了10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毕业生素以实际操作能力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历经20余载的春华秋实,共向社会输送三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将新余学院这张品牌打造得熠熠生辉。
在新的发展时期,全校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构建“诚信、高尚、包容、和谐”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院办学满意度、社会知名度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努力把学院力建设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特色突出的教学型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实现“科学发展,后来居上,争创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
(数据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