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
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炔)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脂、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
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6.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7.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
8.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化学计算
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8.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三.物理
(一)能力要求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知识内容
一、质点的运动
内容要求说明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2.位移和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s-t图.v-t图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 式 v=v0+at,s=v0t+at2/2,v2-v02=2as.v-t图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9.平抛运动
10.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v2/R
不要求会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v2/R
二、力
内容要求说明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1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三、牛顿定律
内容要求说明
1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18.牛顿第三定律
19.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20.牛顿定律的应用
21.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
22.宇宙速度
23.超重和失重
24.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四、动量、机械能
内容要求说明
25.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26.动量守恒定律
27.功、功率
28.动能、做功跟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29.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30.弹性势能
31.机械能守恒定律
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
33.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五、振动和波
内容要求说明
34.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35.单摆
36.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37.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38.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9.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40.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
41.多普勒效应
六.分子热运动、热和功、气体
内容要求说明
4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43.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44.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45.热力学第一定律
46.热力学第二定律
47.永动机不可能
48.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49.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50.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热力学温度
51.气体的体积、压强、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