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大纲 - 正文
2008年高考大纲(要点)
来源:楚天金报 2008-3-8 15:05:43 【字体:小 大】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考核目标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二)考试范围(节选)

    政治

    第一部分 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经营者

    4.产业和劳动者

    三大产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税收与纳税人

    6.银行和储蓄者

    我国的银行、公民的储蓄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商品服务市场、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当代世界市场、对外贸易

    第二部分 哲学常识

    1.唯物论(略)

    2.辩证法(略)

    3.认识论(略)

    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我国的国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公民与国家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政党与政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宗教政策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当代国际社会、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对外政策

    第四部分 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5.先秦时期的文化

    二、秦汉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5.秦汉时期的文化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四、隋唐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6.隋唐时期的文化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六、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7.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太平天国运动

    5.新思想的萌发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洋务运动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3.甲午中日战争

    4.戊戌变法

    5.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2.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

    四、北洋军阀的统治(略)

    五、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略)

    六、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

    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2.日本大举侵华

    3.红军的战略转移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

    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人民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九、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4.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

    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伟大的历史转折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6.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2.文艺复兴

    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欧洲启蒙运动

    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4.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