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招生,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分数
在本地学生招生中,香港高校同样是只看裸分,并无加分一说。
马纳介绍,现在,除了有小部分自主招生,香港本地学生考大学,要参加统一考试高级程度会考。然后,所有应试的同学都利用大学联合招生办法系统报考学校。除了参考考试成绩(高级程度会考及中五的中学会考)以外,部分院系也会安排面试。“招生系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分数。”
那香港高校招生岂不就是“唯分数论”吗?并非如此。
据介绍,有一些专业,除了考试成绩,也会考虑其他因素,甚至要安排面试。比如城市大学的创意媒体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每年都有几千人争抢。申请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提交给学校。对于需要人际沟通技能的市场营销专业,也会安排面试,评估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作为录取参考。只考核对学生从事专业研究能力有所助益的内容,而不会涉及艺术、体育特长或者与此无关的证书、奖项。
“有音乐、绘画等天赋,考生可以投考艺术学院,为什么要专门对普通学术测试成绩加分呢?”一位接受采访的香港高校教师对内地的加分制度百思不得其解。
程星曾经长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他介绍,美国大学招生中是有特殊政策的,对于少数族裔,比如非洲裔、西班牙裔都有照顾,还要考虑一个种族的总人数占比和在大学生中的占比,在大学生中占比较少的种族会受到更多照顾。但是,政策的逻辑非常明确,就是向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社会经济地位低,进而教育资源不足的学生倾斜,目的是维护教育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