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打造一把“量分尺”
“老师会不会连答案都没看清,就给了分数?”“不同老师改卷,有些改得严有些改得松怎么办?”
进入评卷点前,考生、家长有不少担忧,但参观完老师评卷现场,考生、家长不约而同说出一句话,“这下可以放心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工作场景,让考生、家长如此放心,记者当天所见所闻找到了答案。
在作文评卷室,评卷老师端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评阅着“试卷”。说是“试卷”,实际只是扫描形成的高清晰、没有任何多余标识的考生答题卡页面图像。
老师们将试卷背景色调成了白、灰、黄、绿等各种颜色,一名评卷老师道出玄机:“看久了眼花,自然要选个自己舒服的颜色。”整个评卷现场里异常安静,只有敲打电脑键盘的“嗒嗒”声,那是老师给考生打出了分数。
据悉,广西从2005年开始,实行试评制度。今年,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从推荐的评卷教师中挑选骨干教师组成试评小组,从6月9日至6月11日,进行了3天的试评。试评小组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参考为基本依据,针对今年考生具体作答情况,制定出各学科主观题更为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评分细则。同时,还选出各等级样卷,保证“一把尺子量到底”。
据评卷质量监控组负责人介绍,每位评卷老师只负责评一道题。6月12日,正式评卷的老师到达评卷点后,还要分学科组学习评分标准、评分细则和网上评卷操作技能,保证每位评卷教师熟悉和领会试题、评分标准和细则。
“如果考卷被抽来试评,是不是会吃亏?”听说高考卷有试评,一位考生顿时有些担心自己的考卷被当成“试验品”,宽严标准与其他正评答卷不一样。监控组负责人告诉他,试评过程对考生最终所得分数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试评卷是无效卷,试评结束后,所有的试评卷信息将返回数据库,待正评时将重新由电脑系统随机分发到各评卷教师手中,重新评阅、计分。
一道题最多有4人评
虽然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但改主观题时,不同的老师标准宽严不一致,对考生分数还是会造成影响。针对考生和家长的担忧,这方面早已经有解决方案。
据介绍,对分值较高的主观性试题广西一直实行双评,即两位评卷老师“背对背”评阅同一份试卷,评阅老师互相不知道对方身份。如果两位老师的评分没有超出设定的误差值,则取两位教师的平均分;如果超出了误差值,服务器自动把这份试卷发给第三位老师评阅,最后取两位在“误差值”范围内的平均分;如果第三次评阅还是超出“误差值”,则将由学科评卷小组进行仲裁。
“以前听说有老师改卷时看得很快,没看清就打分的情况”,家长甘启华了解评卷流程后,轻吁一口气,“每位老师只改一题,而且一道题还随机给两个老师评,这样出错的几率很小”。
此外,今年各学科评卷小组都按规定组织评卷复查,每天复查量不得少于评卷数的30%,高于教育部的要求。对于复查中发现的、与原评卷教师不同意见的评阅意见,各学科评卷小组组长将负责裁决、及时纠正。
今年,广西共有2100名教师参加了评卷工作,主要由高校或高中教师组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各学科领域里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同时还选聘了一批优秀研究生。
目前,评卷工作平稳有序进行,预计6月20日各科将完成评卷工作,6月22日完成考生成绩合成工作,6月23日左右公布考生成绩。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蒋晓梅 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