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在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如何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怎样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具体答题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都成了不少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陆续邀请海南重点中学高三经验丰富的老师,对2012海南高考语数外等各个科目的复习和应考进行详细的解答,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
高考作文:
审题是关键 素材尽量新
本报讯 与往年相同,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今年语文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高考语文卷的试题类型依然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其中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作为重头戏的作文,分值依然为60分。据悉,高考语文卷主要分为阅读和表达两部分,其中阅读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无变化,这是海南中学高三语文老师陈星萍在谈到今年高考语文科目时给出的一个关键词。昨日上午,就语文科目的复习和考场作答,陈星萍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 刘泽飞 实习生 赵优 文/图
最后阶段一定要明确复习的目标
目前,我省大部分高三学生已经进入第二轮复习,在陈星萍看来,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复习和接下来的第三轮复习,考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首要的,就是明确复习的目标。与第一轮完全按照考点和知识点展开全方位的复习不同,在第二轮的复习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弱项。考生自己要回顾以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而老师在二、三轮的复习当中,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安排复习进度和时间,重点攻克薄弱的知识点。
据陈星萍介绍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不少考生都陷入两个极端。一种是采用题海战术,试图通过大量做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但却忽视了对知识点的归类整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也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另一种情况则与此相反,部分考生在复习中习惯“以想代写”、“以看代写”,只看不做。在陈星萍看来,这两种复习方法都很不可取,他认为,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考生既要保持一定的训练量,也要认识到“选题”的重要性,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通过有针对性的做题和及时归纳总结,来提高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
在接下来两个多月的复习中,效率也是陈星萍特别强调的。陈星萍认为,在考前的复习中,计划性一定要强,但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进行灵活的安排,比如可以利用课余零碎时间来熟悉熟语、文言虚词等知识点,提高复习效率。作为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一定要在学生做完练习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点评、讲解,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当场解决,这样将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能力。
现代文阅读训练从经典例题入手
在历年的高考语文科目中,阅读都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和往年一样,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我省今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依然分为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和对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察。陈星萍老师强调,考生在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中,一定要选择有典型性的文章和题型进行训练,同时注意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而应该从做题的过程中总结答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训练的效率。
陈星萍老师认为,虽然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文体不尽相同,但考点却总是那几个,比如文章的谋篇布局、艺术手法等,答题要领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考生在平常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归纳和总结,理清思路,规范答题。比如对文句的理解,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对文章主题的提炼,一定要在注意对文章的层次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等。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对文章进行分析时一定要以文本为基础,而不能主观臆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答案要紧扣题意、层次分明。陈星萍建议,考生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尽量从经典的例题入手,特别是历届高考真题,按照类别进行重点掌握,训练解题思路。
作答文言文翻译要尽量逐字翻译
古代诗文阅读由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3大块内容构成。对文言文的掌握,除了靠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在最后阶段的训练中,陈星萍老师还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重视教材的作用,通过吃透教材中的知识点,来夯实自己的基础。比如,根据考纲规定,考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但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不少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就可以通过回归课本,从课本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句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进而提高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
对于文言文题目的作答,陈星萍老师首先强调的是对文言文的翻译,因为这是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前提。而在翻译题型的作答上,陈星萍提醒考生,因为在高考试题中翻译题型的评卷是按字给分的,所以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尽可能直译,也就是每个字都要翻译,只有把每个字的翻译都落实,才能尽可能保证不失分。
与其他题型重点在于平常的积累不同,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是完全可以通过复习备考中的强记得到明显提升的。据陈星萍老师介绍,根据考纲要求,高中阶段考生要背诵的古典诗文是64篇/段,按理说,这本该是一个很好的拿分机会,但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在这个题目上,我省考生的平均分并不算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少考生在作答时没有注意对同音字、形近字和难写字的辨析,在作答时无法准确无误地书写出原文而丢分。
此外,对于诗词鉴赏,陈星萍老师认为,重点在平时的积累,复习训练时,考生的重心要放在答题的技巧上,对于试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设置,考生起码要做到心中有数,主要是要有清晰的答题方法和全面的答题样式,做到滴水不漏。
语言文字题型注意题中隐形要求
据陈星萍老师观察,近年来,高考的语言知识应用越来越贴近生活,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利的趋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语言知识应用的难点,一个在于考生自身基本语言知识的储备量不够,另一个则来自于生活中的不良影响,比如媒体或者广告中,对成语熟语的滥用或者故意错用等。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考生们要增强辨识能力,准确了解和理解成语含义和正确用法。对于病句题目,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归纳总结,掌握题目类型,明确考点,做到心中有数。
关于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类题型解题能力,陈星萍老师认为,考生平时的积累至关重要,因为这类有一定灵活度的题型与主要强调识记的古诗文默写不同,他不太可能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提高。这一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不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熟悉各种不同语体。在作答时,要注意隐藏在题目中的隐形要求。陈星萍老师建议,在最后阶段,考生应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有计划的分批掌握,集中攻克难点,查漏补缺。
作文备考要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对于占据考卷很大比重,又让不少考生头疼的作文,在最后的复习阶段,陈星萍老师给考生们提了很多建议。他首先强调的,就是考生要加强审题的训练,清楚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据陈星萍介绍,在去年的高考中,就有不少考生因为审题不清而跑题,在这种情况下,文采、立意等这些也都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考生们一定要重视自己审题的能力训练。
写作素材的分类、整理和补充,也同样重要。陈星萍老师说,很多考生都有在平常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但因为时间的推移,很多此前积累的素材,可能已经不再适用,这就要求考生不停地补充新的、鲜活的写作素材,比如重大时政要闻、社会事件等,以此增强作文的时代性和可读性。据陈星萍老师介绍,高考作文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考生要想拿高分,必须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发展等级主要是通过主题、文采和素材的运用体现出来的,文采好、主题新、材料多的作文肯定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所以,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这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让自身优势在作文中得到发挥和展现。